2011年10月19日上午,金风飒飒、秋高气爽,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里正举行一场精彩的音乐会,舞台上银发矍铄的老人们情绪饱满地放声歌唱着。这是育英·贝满校友老专家合唱团在动身赴日本长崎演出之前在北京的预演。
育英中学和贝满女中(现为北京二十五中和北京一六六中)是北京市两所近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名校,有着优良的音乐教育传统,1931年即开始组建联合歌咏队。“育英·贝满校友老专家合唱团”成立于1995年,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毕业的校友为主,其中不乏专家级教授、医生和工程师。这些睿智的老者有着相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对音乐艺术和歌唱无尽的热情,这使他们的歌声格外地动人。
这个合唱团与中央音乐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成立之初,合唱团就特邀当代指挥界泰斗、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黄飞立先生和育英中学校友、音乐美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于润洋教授担任艺术顾问;由育英中学校友、中央音乐学院校友、国家一级演员温钰泽担任声乐指导和常任指挥;由贝满女中校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赵莱青和黄佩莹担任艺术指导和钢琴伴奏。
此次合唱团赴日本长崎举办专场音乐会,是应日本长崎市长、长崎国际观光协会、“长崎蝴蝶夫人国际声乐大赛”组委会的邀请,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委派,去参加“孙中山·梅屋庄吉和长崎”专题展以及“中日友好之桥合唱音乐会”系列纪念活动。长崎人梅屋庄吉先生是曾经给予孙中山先生和中国革命无私帮助的国际友人,时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长崎市以主办这次活动来表达对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中日友谊的赞颂。
合唱团为此次演出特地精选了一批经典曲目,其中音乐会开场曲——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孙总理纪念歌》既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景仰和对辛亥革命的怀念之情,也唱出了老一辈知识分子一生为之奋斗的追寻真理、强盛祖国的诉求。最后激昂高亢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更凸显出合唱团员们心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气概!
而三十年代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优美的民歌《在银色月光下》,外国名曲《致音乐》、《重逢有日》、《告别时刻》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合唱团的演绎之下,或细腻优美,或热情饱满,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富有时代感的《让世界赞美你》、《夕阳红》等歌曲则十分清新明媚、深情动人。音乐会还包括合唱团的特邀歌唱家金永哲和刘珊为大家奉献的独唱曲目,他们高水平的演唱向观众展现了声乐艺术之美。
在音乐会的最后,合唱团用日语演唱了创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童谣《红蜻蜓》,婉转而温情的歌声表达了歌者对美好的少年时光无限的怀念和留恋,也向日本的听众传达了友谊的讯息。
当天前来欣赏此次演出的除了育英贝满两校的老校友及其家属们,还有来自对外友协、合唱协会、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的嘉宾们,包括中国合唱协会秘书长、对外友协处长、合唱团两所母校的校长,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的于润洋、王炳锐、朱有臻、吴天球、李华德、黄旭东、蒲方等教师及学生。这套音乐会精选曲目有很多都是听众们耳熟能详的,让人感到异常亲切并颇有共鸣。听众们从悠扬动情的歌声中能够深切感受到老一代知识分子浓浓的赤子之心和浪漫情怀。音乐厅中每每唱罢一曲都响起热情的掌声。
据悉,此次合唱团赴日于10月24日晚在长崎市中心的“砖堂”多功能会场举行了音乐会。当晚有数百名日本观众欣赏了合唱团带来的节目,共同缅怀两国先辈的革命友情。长崎市长田上富久、中国驻长崎总领事馆总领事李文亮均出席了音乐会,并充分肯定了此次演出对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长崎的纯心女子高等学校合唱团等5个日方合唱团体也参与演出,整场音乐会获得热烈反响,见证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自育英贝满校友老专家合唱团成立之初,黄飞立教授就以八九十岁的高龄热情地投入到合唱团的建设中。每一次重要的演出之前,黄先生都亲自选定曲目,且一首首地进行排练,一句句地进行指导。合唱团的演出曲目中有不少是黄飞立教授和作曲家们专门为此合唱团创作和改编的。作为常任指挥和艺术指导的温钰泽、赵莱青、黄佩莹几位教授更是全心奉献,使合唱团在演唱技巧和音乐艺术性方面不断得到提高。正是由于有了这个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及校友组成的强有力的骨干团队,育英贝满老专家合唱团十六年来积极进取,排练演出了百余首中外合唱曲,并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合唱团将部分演唱曲目汇集成两册《中外合唱歌曲精选》,并附合唱团演唱CD盘,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老专家合唱团还曾获得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夕阳红”全国老年合唱大赛金奖第一名,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国际合唱节第三名等荣誉,并多次赴美、德及港澳台等国家地区访问演出,获得来自当地媒体及观众的普遍好评。
愿这些老专家、老教授们如老骥伏枥,在他们的歌唱事业上不断取得累累硕果,在自己享受歌唱艺术的同时为更多喜欢他们的观众带去更高的精神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