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与讲学

演出与讲学

音乐舞台剧《我,就是我》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4-11-28 10:09: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9:52

 

项目合作方:北京舞蹈学院

 

主题思想:

该剧以“我”为主题,由“忘我”、“自我”、“本我”、“真我”四个故事组成,展现当前社会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并通过各自的努力与坚持不懈的奋斗,最终找到各自前行的希望。作品的主题思想旨在告诉人们,在这个躁动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需要坚持,需要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全剧以音乐剧形式为主,在不同的故事段落中分别侧重于舞剧、话剧、音乐剧、音乐现场演奏,是一个以综合舞台剧形式而呈现的音乐剧为主体的新型舞台剧。

 

内容简介:

第一场:忘我

人物:小提琴手、萨克斯手,以器乐演奏+舞台表演为主,用香港已故歌手张国荣的音乐作品为主题素材,进行器乐化的展开和延伸,

 

第二场:自我

人物:女人:32岁,家庭主妇,曾经某舞蹈家;男人:35岁,成功人士,《我是不是歌手》节目制片人;小提琴、萨克斯手。一对婚姻陷入麻木期,适逢七年之痒的夫妇,男人忙于工作,女人专注于家务,久而久之已经疏离了当初牵手时的热情,家庭陷入了挣扎与困惑之中。

 

第三场:本我

人物:阿库里:一个教育体制下的傀儡,最终冲破约束,实现梦想,最后成为《我是不是歌手》栏目的舞美设计;老师:古板严肃;小提琴、萨克斯手;若干舞者。一个孩子的出生,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经历了太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孩子最热爱的东西,太多的学习班、补习班、考证学习让孩子不堪重负,为学所累,为证所累,终于让孩子几近崩溃。

 

第四场:真我

人物:江:伴唱歌手,专业音乐学院毕业,视歌唱为生命。她不谙人际关系,一心努力唱歌。

 

第五场:大结局

回顾了张国荣的精彩艺术生涯;第二场中陷入婚姻困境的两个人重新找回了属于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的美好;阿库里终于得到制作人的赏识,发挥了他的特长与爱好,成功的完成了舞台美术设计工作;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艺终被挖掘,成为《我是不是歌手》节目参赛歌手,终于得到观众的认识和认可。

 

创意构思:

音乐舞台剧《我,就是我》是一部综合音乐剧、舞剧、话剧、音乐会特点的舞台剧,之所以叫做音乐剧场,是因为它具有以上几个艺术形式的特点,又将它们综合的呈现出来,对于演员的要求也很高,既要唱、要说、要跳,还要演奏。一直以来,北京青年艺术节在致力于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造,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把多项艺术门类综合起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原则,从而产生了这样一个构思,不拘泥于某一种艺术形式,希望让观众在短短的100分钟里,看到多种表现形式。本剧的前四个章节分别为向张国荣致意;婚姻家庭生活的困惑;孩子的教育问题;年轻人奋斗的历程;既有当下社会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有人们经常会面对的问题,还有对于艺术对于事业追求的执着与决心。最后一个章节的内容大反转,是人们可以看到关于未来的希望,坚持,是对事业对艺术对成功所必须具有对精神,婚姻与家庭是默默奉献与付出,千万不要忘记和忽略每个人为它付出对努力和贡献。点题的那句话这样说:“生活的路还在堵,但梦想已经找到了出路。”

 

特色、创新:

1、音乐剧场概念:以一个音乐主题,将集中不同对舞台艺术形式串联起来,综合了音乐剧、舞剧、话剧、音乐会演出对形式特点,一切可以在舞台上调动的内容,都会为我所用。音乐动听,故事脉络清晰,舞蹈设计准确、丰富,台词幽默、精辟,符合剧情的需要。

2、舞台上视频设计的内容不仅仅是对环境、背景、时代的提示,还是舞台上演员预先拍摄的表演内容。

3、两个乐器演奏员成为了全剧的串联角色,他们既要演奏、还有大量的台词,还要扮演重要的角色。

4、集合了国内多家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共同完成这部具有尝试性的作品。他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全体主创演职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5、6岁,是一部年轻人策划、执导、创作、排演的剧目。

5、《我,就是我》所具备的流行元素,没有网络语言,没有街头俚语,没有庸俗小调,没有简单的杂耍卖弄,所有的音乐、舞蹈、戏剧元素具有很高的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