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中央音乐学院建校75周年校庆公告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将迎来七十五华诞。我们谨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与朋友,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七十五华诞是中央音乐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着俭朴、隆重和务实的原则,学校定于2015年11月1日举行校庆75周年庆典活动。

  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40年11月的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学校由南京的国立音乐院(含幼年班)、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工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上海、香港中华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在天津合并组建,同年12月18日政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央音乐学院。1960年中央音乐学院被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99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许多重要的文艺院团、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都有很深的渊源。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调往北京,与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等合并成立“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前身)。1952年燕京大学音乐系并入。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扩建为民族音乐研究所,并迁至北京,1957年成为独立机构——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身)。1957年成立附属中等音乐学校。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从天津迁址北京。1964年部分师生调整至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学院。1973年并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成立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1977年撤销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建制,恢复中央音乐学院校名及建制。1980年,部分师生回到复院的中国音乐学院。

  经过历代领导者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央音乐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最高水平、专业设置较为齐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和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等音乐学府。学院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75年桃李芬芳,其毕业生和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是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材,许多已经成为享誉国际的知名艺术家,为中国,同时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热忱期待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社会各界宾朋在庆典和校庆活动期间莅临指导;诚挚盼望和欢迎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及工作过的教职工,聚首母校,共叙情谊,同庆盛事,共襄盛典!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中央音乐学院

  2015年6月

  

  中央音乐学院75周年校庆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

  邮编:100031

  联系人:赵云云、马英俊

  联系方式:(86)10-66425535、18910039002、15210812590

  传真:(86)10-66413138

  邮箱:zyunyun@ccom.edu.cn、myingjun@ccom.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ccom.edu.cn

  

    各系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系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手机

邮箱

作曲系

向民

010-66425720

18600965162

musicform@sina.cn

指挥系

陈瑜

010-66425719

18001103217

86761845@qq.com

音乐学系

徐颖

010-66425723

13146093495

xy6250@sina.com

音教学院

张忻

010-66425750


zxin@ccom.edu.cn

钢琴系

常卓一

010-66425724

13146597651

changzhuoyi@126.com

管弦系

龙奕璇

010-66425718-203

18601308916

yixuanluck922@hotmail.com

民乐系

胡瑜

010-66425721

13691118408

huyudexinxiang@163.com

声歌系

傅冠齐

010-66425722

13911356106

fgg714@163.com

提琴制作与研究中心

史盛良

010-66425751

13911123472

ss3472@foxmail.com

乐队学院

陈光

010-66412017

010-66418217

13911774264

trompetecg@hotmail.com

附中

刘京建

010-87680907

1371806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