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上午,中央音乐学院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校音乐厅隆重举行。中央音乐学院院领导王次炤院长、郭淑兰书记、逄焕磊副书记、周海宏副院长、叶小钢副院长、肖学俊副院长、苗建华副书记,各系系主任作曲系郭文景教授、指挥系俞峰教授、音乐学系周青青教授、音乐教育学院院长高建进教授、钢琴系吴迎教授、管弦系赵瑞林教授、民乐系于红梅教授、声歌系张立萍教授、提琴制作中心主任郑荃教授、乐队学院院长胡咏言教授、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修子健副研究员,以及我院知名教授郭淑珍老师、袁静芳老师等嘉宾出席了本届毕业典礼。整场典礼由我院学生处刘琦老师主持。
首先,由我院王次炤院长致辞。他说,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典礼开始了,这意味着又有一批学生将要离开母校,走向社会。我代表学校向所有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证书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地祝贺!今天来参加毕业典礼的还有全国各地来的许多家长,我在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位家长,她来自香港,是我们中央音乐学院在南京国立音院时期的一位校友;她是一位很特殊的家长,她是为远程教育学院的四位香港学生取得硕士学位而来;她是代表香港的大家属而来,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指挥家、音乐活动家,我们敬爱的的费明仪老师。同时,我也感谢所有的家长,他们为学生付出了很多,我也代表学校向所有到场的和未到场的毕业生家长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每年的毕业典礼,王院长都希望不要用重复的发言稿。今年他特别为2015届全体毕业生准备了一个崭新的赠言,一共十六字,那就是——大气在体、勇气在身、精气在心、神气在魂。其一,大气在体:大乃之首,第一,气度不凡,不落俗套,这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传统。大气体现在为人上是不计较,体现艺术上是一种舞台、作品和文采的气质,体现在工作上是顾全大局。其二,勇气在身:勇乃勇敢,敢作敢为,无所畏惧,不畏艰险,这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传统。建院以来,我院学生数百上千次在国内外音乐比赛中获奖,无论奖项大小,每一次参加比赛和获得奖项都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学校还有很多的艺术创新,很多的文化超越,无论创新也好,超越也好,都是需要勇气的。没有勇气就不可能去创新和超越,没有勇气就不可能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论点。创新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经过长期的付之理想,长期的艺术实践,长期的努力学习才可以完成。超越更需要勇气来支持你,如果没有勇气这些都是不可得的。特别是面对当前就业难的社会现实,我认为我们更需要勇气,要勇于创业。其三,精气在心:精乃精华,精力,精致,精确,精美,精良;古人认为精气是构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东西,它是非常重要的。把精准、精美、精确、精良作为心灵的追求和判断,能使人为事精确、精准,为人精良、精善,做个好人;为艺则精致、精美,从而尽善尽美。其四,神气在魂:神乃超人,具有超人的能力,玄幻莫测,极其高超;魂作为人的整体,体现出超群的气概和高超的能力。我们的毕业生要带有一种神气在魂的气概和能力走向社会。王院长认为,这十六个字既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传统精神,同时它又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如果被学校采用的话,必定是全世界大学当中独一无二的校训。在还没有正式发表之前,王院长先把“大气在体、勇气在身、精气在心、神气在魂”这十六字赠与中央音乐学院2015届全体毕业生。
与此同时,王院长还请大家牢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学院精神。前几天,王院长曾看到学生们在微信上发布88岁高龄的郭淑珍、92岁严良坤两位老师演唱和指挥《黄河大合唱》的视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充满了奋发向上的意志和气概。郭老师和严老师是文革后复排《黄河大合唱》的首演演员和指挥,今年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郭老师又提议再次复排《黄河大河唱》,并担任此次活动的总策划。现在两位老师年龄相加超过了180岁,还依然激情饱满地站在舞台上,这就是中央音乐学院精神的体现,这种执著追求的态度展示出了他们老一辈音乐家的艺术使命感。这是中央音乐学院办学的根本,也是在座每一位同学毕生都要牢记的民族精神、艺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感。最后,祝愿大家健康快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也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经常回到亲爱的母校。
管弦系陈曦老师作为教师代表进行了发言,他说他曾以为毕业后离开了同学们会感到寂寞,因为大家都各奔东西,以后只能靠自己了。校园,这个社会上最纯净的世界将离我们而去,取而代之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这个社会看上去没有校园的压力,但会逼你向上拼搏。他看上去包容一切,但你稍不留意就会被抛弃在外。他想在这里把自己恩师林耀基老师的谆谆教导告诉今天即将走出学校大门的同学们:我们音乐家有三位导师——大自然、生活和同行。我们虽然走出了校园,却真正放眼认识了整个世界;虽然结束了学校课业,却要开始用心体会生活的真谛;虽然再也没有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庇护,却也有了更多的拥抱……因为在这条音乐道路中,有无数校友与我们并肩前行,有无数前辈为我们引航开道,还有无数朋友支持我们坚定走下去。我们虽然离开了母校,但是永远不会离开母校的温暖!明天,当抬头看见一缕晨曦升起之时,你会微笑着对自己说——新的一页是靠你自己翻过去的。此刻,我们不谈寂寞,不留遗憾,我期待明天的你,不会挽留今天的你,因为你的人生明天充满更多的挑战和希望。加油,同学们,祝大家好运!
接着,逄焕磊副书记宣布本届优秀毕业生名单,台上嘉宾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合影。
优秀毕业生代表、我院作曲系学生李博禅代表2015届全体毕业生致辞。他说,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中央音乐学院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像是我们的“家”,老师们是我们的家长,同学们就是彼此的家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接受了极为专业、系统的音乐训练,感受了极为浓厚、严谨的学术氛围和鲜活、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央音的学子,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创新,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中央音乐学院把我们的音乐梦赋予了灵魂,让我们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我们将把中华民族的音乐和“中央音乐学院”这六个字,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开阔而大气的胸怀,用脚踏实地的心态,用勤奋而专注的精神,用我们平日里点滴的积累去回报那些所有帮助过我们完成梦想的人,这将是我们必生追求的目标和拼搏的动力。最后,我谨代表今天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感谢母校为了成全我们的音乐理想,无私的奉献和给力的支持,感谢母校教导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未来的路还长,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叶小钢副院长和肖学俊副院长宣读本届毕业生名单:2015届毕业生名单包括博士毕业生26人,硕士毕业生155人,本科毕业生323人;远程教育毕业生1066人。接下来,各系系主任依次向王次炤院长汇报了2015年各系毕业生的情况,王院长接受各系系主任的汇报,并准许毕业生获得学位。台上嘉宾分别为各系毕业生颁发了学位和毕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毕业典礼的最后环节是优秀毕业生的学生代表将寄托了2015届全体毕业生深深感谢之情的鲜花献给院领导和教师嘉宾,在掌声和欢呼声的映衬下,在拥抱和挥手的离别间,伴着喜悦的泪水,2015届毕业典礼终于落下了帷幕。在典礼之后,全体师生在音乐厅外合影留念,并在各系举行了分系毕业典礼。在分系典礼的各个会场,师生们分享了毕业短片,一次又一次地互道珍重,大家依然有着说不完的临别赠言和嘱托。
今年学生会策划的毕业典礼主题是“我们”,就让毕业典礼的主人公“我们”写的一段话来结束本篇报道吧:风,吹落了花瓣。梧桐,破碎了留言。我们相逢于校园,从陌生到熟悉。相知便是友谊,有情便有意,我们能聚在一起,是因为心有灵犀。让我们在最后毕业之际洒脱地道声再见,夕阳下共同拾起幽绿的记忆,我们会各自拥有一个新的黎明。明天,我们将到星图上找寻自己的新位置,让我们用闪烁的星光相互问讯、互倾情意。一卷书来,十年萍散,人间事本匆匆,当时并辔,桃李媚春风,恰同学少年,少年知交,酒如情浓。纵使时光荏苒,这段记忆将永驻于此,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祝福你们,2015届全体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