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小提琴大师、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莱斯大学Shepherd音乐学院终身教授林昭亮大师于4月23-25日来访我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大师课和《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主题讲座和示范音乐会。这是我校管弦系小提琴教研室近年来继扎哈.布朗、什洛莫.敏茨、宓多里等小提琴大师之后邀请的又一位国际顶尖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为广大师生及音乐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25日的讲座音乐会开始前,俞峰院长向林昭亮大师授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称号并颁发了聘书。俞峰院长盛赞林昭亮大师杰出的艺术成就,希望他今后可以常回学校授课。

音乐会的开始,林昭亮大师和黄萌萌老师为在场听众演奏了中国作曲家周龙先生青年时期的作品《太平鼓》,他生动介绍了周龙先生创作这首作品的过程、背景和一些不为人知的创作轶事。之后,林昭亮大师详尽的分析讲解了《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从乐曲的主题动机、和声特点和曲式结构到音乐的性格特征、情绪变化和风格诠释,令在场听众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随后,林昭亮大师示范了这首奏鸣曲,他炉火纯青的演奏技艺和底蕴深厚的艺术修养将这首体现着贝多芬面对命运的艰辛,顽强不屈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现场听众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林昭亮大师盛情难却,又加演了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
在此前23日和24日的大师课上,我校优秀学生苏圻、江枕毅、苏铭萱、王仕含、王温迪(五位同学均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和青年教师谢昊明有幸得到了林昭亮大师的指导。青年教师谢昊明是2010年美国印第安纳波里斯比赛的获奖者,时任比赛评委的林昭亮大师至今对谢昊明的演奏记忆犹新。师生们分别为林昭亮大师演奏了勃拉姆斯第二奏鸣曲、瓦克斯曼的卡门幻想曲、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协奏曲、维尼亚夫斯基的原主题与变奏曲、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理查施特劳斯小提琴奏鸣曲。我校师生精彩的演奏赢得了在场听众热烈的掌声,也得到了林昭亮大师的肯定和赞许。

林昭亮大师的授课十分严谨细致,不仅解答了小提琴演奏技巧方面的问题,对音乐表现、乐曲风格的分析讲解也是深入浅出。同时他对乐谱逐句分析讲解,对音乐的细节也毫不放松,对音乐处理的思考不仅仅是从小提琴,而是从重奏、交响乐乃至人声歌剧等宏观的角度思考音乐的色彩变化和音乐处理的可能性,给予了大家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在讲解维尼亚夫斯基的原主题变奏曲时,他告诉学生们十九世纪的炫技作品大多都来自于意大利的歌剧,尤其是Rubato这种节奏处理的运用。一百年前器乐曲和声乐曲关系非常紧密,然而现在我们越来越容易忽略这两者的关系,所以导致我们对音乐的分句、整体结构的把握都流于琐碎零散,失去了依靠。他建议学生们在学习小提琴的同时要多去听一听歌剧,听听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等。他在讲解理查施特劳斯奏鸣曲时,则指出这首奏鸣曲创作与交响诗《唐璜》之前,很多音乐的形象都在《唐璜》以及之后的交响诗如《英雄生涯》之中有所体现,在处理这首奏鸣曲时应当参考理查施特劳斯创作的交响诗,要丰富音乐的想象力。林昭亮大师的示范更是精彩,他的音乐造诣令现场观众无不折服。
我校管弦系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的教师们观摩了林昭亮大师的大师课及音乐会,并在会后与林昭亮大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