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7日晚,中央音乐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协同创新培养高端舞蹈创编人才计划教学成果汇报演出—《音舞集》(第六季)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成功上演。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副院长王伟,著名编导张建民教授与我院党委书记赵旻,郭淑兰研究员,学位办宋慧文主任及两院师生观看了演出。

开演前,郝维亚教授与徐颃教授分别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

《万影皆因月》舞蹈:谢雨
当晚演出的第一部作品《万影皆因月》(作曲:张弛 编导:田静思佳、顾迎童),作品以月和影作为主题,编导着重突出舞蹈的古典韵味,肢体的每一次伸展和跳跃都伴随着音乐的起伏。

《佴尔飒》舞蹈:吴建飞
第二部作品《佴尔飒》(作曲:王迥 编导:马明月),佴尔飒是一路奔波探寻留下的汗水与泪水浇灌出的奇迹之花。作曲家在最后用钢琴、颤音琴和古筝模仿钟声,是叶落归根,源心不灭的仪式。

《踏秋》舞蹈:陈轲
第三部作品《踏秋》(作曲:常思淼 编导 章梦雅 陈轲),踏入枫林,听秋落之音。以民间独舞的方式,将观众带入听风、踩叶、踏秋、与琳琅共舞的意境之中。

《如·来》
舞蹈:韩滨 田静思佳 王宇 熊捷森
第四部作品《如·来》(作曲:刑代峰 编导:司高伟 张安淼),佛家云:“如来者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故名如来”,妄想本空,牵绊来自世人所执。编导以现代舞的呈现方式,戏剧化的展示了“执念”对世人的烦扰。

《凤求凰》舞蹈:刘天一
作品《凤求凰》(作曲:金怡村 编导:熊捷森),以古琴作为音乐与舞蹈的纽带,灵感来源于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用鼓的独奏营造出热烈的求偶气氛,象征着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

《茧》舞蹈:李亚霏
《茧》(作曲:薛亚楠 编导:余思琦 李亚霏),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编导取“化茧成蝶”之意,在音乐的烘托下将挣扎舞到极致,最终挣脱束缚战胜自己。

《对酌》
舞蹈:黄腾 李文鑫
作品《对酌》(作曲 :武胜 编导:刘天一),对酌而舞,不亦幽乎?对酌而思,不亦彼此乎?音乐将鼓声作为时间推移的传递,双人舞对照出镜像效果,是惺惺相惜的默契和闻弦歌而知雅意的知己。

《惗》舞蹈:刘景慧
作品《惗》(作曲:张广涛 编导:刘景慧),编导借用一把扇子,将平仄流年里的时光流逝呈现在舞台上。乐队中民乐作为主奏乐器,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西口》
舞蹈:黄子腾 孟子棋
作品《西口》(作曲:巩子晗 编导:钟桢 王圣现),西口内的伉俪注定要经历千百次的离别与团聚。在音乐中融入了西北的民间小调,主旋律不时出现,在不同的气氛中时刻提醒着妻子即将到来的离别。

《野草》舞蹈:李汝琦
作品《野草》(作曲:邹睿 编导:郑雨霏),涅槃后的野草,前方有无尽的光明。舞者在犹如神明铺陈的道路上,肆意旋转、跳跃、奔跑,不顾世间束缚。

《妇》
舞蹈:许瑞信 丁思雨 刘翌玮 孙晓楠 李卉 韩诗月
作品《妇》(作曲:南思羽 编导:冯丹丹),田野里有农妇在务农。编导以群舞的方式,结合音乐,体现出农妇生活里的点滴。她们是别人的媳妇,是孩子的娘,城市的米是她们种的,她们是农妇。

全体合影
所有作曲、编导、演奏家与舞蹈演员一起上台谢幕,两校领导和老师向所有学生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感谢指挥系、管弦系与民乐系的积极大力支持,第六届《音舞集》圆满结束!
点击查看第六届“音舞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