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晚的悉尼歌剧院音乐厅里流光溢彩、高朋满座,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的30多位演奏家们,以一台精心打造、精准演绎的“西域流光”中国弹拨·击乐音乐会,征服了现场上千名观众,赢得满堂喝彩,为澳洲巡演开了一个好头。

“西域流光”弹拨·击乐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墨尔本演奏中心成功出演,合影为演出团队与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悉尼文化中心主任及主办方之一澳丰集团董事长等各位嘉宾合影。
此次由我校于红梅副院长率队,著名琵琶演奏家、民乐系副系主任章红艳教授领衔,著名打击乐演奏家王建华教授和青年指挥家葛亚南(校友)、舞蹈家李响(特邀)、打击乐演奏家魏然、胡琴演奏家胡瑜、琵琶演奏家刘小菁及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等组成的澳洲巡演团,先后在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和南半球音响效果最佳的墨尔本演奏中心(8日晚),举办了两场融合精美舞台布景、现代舞蹈和传统民乐演奏多种元素的《西域流光》弹拨·击乐情景音乐会。


其间,巡演团主要成员还参访了世界著名的悉尼音乐学院,与该院Anna Reid院长等多位院领导和相关专业教授进行会晤,并参观了该院部分教学设施,进一步加深了两校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用琵琶弹拨的点状音响和打击乐器敲打的点状节奏,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
由章红艳教授创立于2003年的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致力于开掘弹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探索不同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弹拨乐与打击乐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并且兼具古丝路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章红艳教授希望用琵琶弹拨的点状音响和打击乐器敲打的点状节奏,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展现西域风情,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音乐文化。同时,她也希望这台以“西域流光”为主题的音乐会,能够展现时代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她在音乐会中融入了取材于古龟兹壁画(王征老师 绘制)的布景和多彩灯光等现代舞台造型元素,并在由我校作曲系研究生李博禅创作的音乐会主题曲《西域流光》中加入现代舞蹈表演,历史与现代互动,经典与时尚呼应,使整场演出在东方古典情韵的基调上又增添了一抹清新、唯美的现代气息,独具匠心,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音乐真是太美妙了,令人震撼!”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音乐“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近几年来,赴澳演出的中国音乐团体越来越多,澳洲观众对于中国民乐也并不再感到陌生,然而“西域流光”中国弹拨·击乐音乐会还是以其端庄严谨的学院风格、精益求精的高端品质和青春靓丽的舞台形象,吸引了众多当地观众。他们中既有旅居在此的华侨华人,也有土生土长的西方洋人。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杨治、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张英保、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赵建、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邵曙光、澳丰集团董事长冯敦平以及悉尼音乐学院院长Anna Reid、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院长Barry Conyngham等嘉宾也分别出席了两场音乐会。

全体演职人员与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澳丰集团董事长合影
观众们被舞台上美妙的东方音乐和精湛的器乐表演深深吸引,虽然文化背景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能够与音乐家产生心灵上的感应和共鸣。他们感受到了《武生》《闹天宫》的京腔京韵,《走西口》的凄美柔婉和《杨柳青》的活泼俏皮,也会随着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惟妙惟肖的表演而笑出声来;《春江花月夜》的清逸淡雅沁人心脾,《天山之春》《胡旋》《那拉提》的西域风情令人向往;《西域流光》的玄妙和禅意,让大家不禁屏气凝神,音乐厅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到,而当“4D”环绕的《十面埋伏》骤然响起,观众们又兴奋激动得大呼过瘾。华侨华人从乡音乡情中感受到了故土的温馨和文化的归属感,西方观众虽然可能还无法理解中国作品的内涵和意蕴,但他们依然被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奏所打动,他们的掌声一样真挚而热烈。也许这正是音乐这一世界性的语言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每场演出结束后的签售活动,都会有大批观众踊跃参与。他们向主要演员索要签名并合影留念,依依不舍、流连忘返。在悉尼歌剧院的签售活动中,一位杵着拐杖有些驼背的老先生走到章红艳教授跟前,称自己是一位犹太作曲家,非常欣赏她的演奏。他多次竖起大拇指连连说:真是太精彩了,太不可思议了,令人震撼!

《武生》
胡琴:胡瑜 琵琶:刘小菁 樊怡凝 林奇 王梓 胡妍璐 中阮:梅多子

《闹天宫》京剧锣鼓
演奏:王建华 魏然 邱一鸣 彭荟宇
弹拨乐合奏《胡旋》《走西口》《杨柳青》《那拉提》
指挥:葛亚南
演奏: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

《锦鸡出山》土家族打溜子
演奏:王建华 魏然 邱一鸣 彭荟宇

《春江花月夜》
琵琶:章红艳 刘小菁 林奇 程语
中阮:马丽鸿 大阮:郭晓蒙

《天山之春》演奏:章红艳 刘小菁 胡妍璐


《十面埋伏》
琵琶独奏:章红艳
协奏: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
打击乐:王建华 魏然 邱一鸣 彭荟宇
“行程匆匆,然而却收获满满。”
作为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年度对外文化交流传播资助项目,此次澳洲巡演由澳丰文化和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尽管主办方为整个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周到安排,但是路途远、行程紧,走台和装台时间短,还是给演出带来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可以说巡演的圆满成功,是全体团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是琵琶、打击乐与现代舞蹈有机结合的主题乐曲《西域流光》。为了编好这段舞蹈,青年舞蹈家李响在著名舞蹈家谷亮亮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胆尝试。著名导演、舞蹈家张继刚先生更是亲临在中山音乐堂进行的排练、走台现场,严格把关。经过反复雕琢、磨合,李响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底和良好的艺术感受力,以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的舞蹈动作,与或舒缓谧静,或铿锵激越的音乐碰撞、呼应,看似随意的即兴,却一招一式都与音乐环环相扣而又自然贴切。青年打击乐演奏家魏然一个人操控十几件打击乐器,与琵琶演奏家章红艳默契配合、交相辉映,打击乐丰富的音乐语言使整个作品更富有张力和意趣。舞台上,琵琶、打击乐和舞蹈三者水乳交融、珠联璧合,惊艳别致,令人陶醉。而这样一个跨界合作、强强联手,也让三位艺术家激发出新的艺术灵感,拓展了自己的表演空间。

《西域流光》
琵琶:章红艳
舞蹈:李响
打击乐:魏然
能够站在世界顶尖音乐殿堂上进行表演,师生们都感到无比自豪和享受,而这份荣耀的取得,是与平时的刻苦练习和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分不开的。章红艳教授一下飞机还未入住旅馆,便在接待单位的办公室里练起琴来。同学们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也纷纷利用仅有的一两段自由活动的时间在酒店里练琴。虽然住在市内繁华地段,但大家都较少上街观光和购物。由于团队中缺少管理人员,很多师生都身兼数职。章红艳教授除了领衔演出,还担负了整个团队的统筹、协调等管理工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负责舞美、灯光的刘畅、王慧等老师,在剧场里一呆就是一整天,装台卸台、调试灯光,紧张忙碌得顾不上吃饭。两场演出不仅让同学们丰富了舞台实践经验,也令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是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六天时间,远赴澳洲两个城市,进行两场正式演出。虽然行程紧张劳顿,但是每个人也都收获满满。正如赵建总领事在音乐会后看望大家时所言,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通过“西域流光”这样一台纯粹的中华音乐精品,向澳大利亚观众完美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中国音乐家的艺术风采,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加了澳大利亚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并增进了两国音乐文化的交流和友谊。
“西域流光”的“流光”,意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流变、流传,生生不息。此次澳洲巡演虽已圆满结束,但是对传统音乐文化源头和流变的求索之路还远未到达终点。跨越历史,面向未来,中国民乐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传播,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