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传承鲁艺文艺精神,助力延安文化发展——中央音乐学院献礼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0周年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1938年4月10日,在民族危亡的紧迫时刻,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专业艺术教育机构,为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人才,同时也在延安创作出《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等一批富有时代和民族精神的经典作品,为新中国文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新中国文艺的摇篮。

鲁迅艺术学院旧址

  80载鲁艺精神薪火相传,中央音乐学院是延安鲁艺重要的传承单位之一,和鲁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关系。学校创立之初,得到了来自东北鲁艺等原鲁艺音乐骨干成员的支援和帮助,我校的第一任书记、副院长吕骥同志就曾担任延安鲁艺的首任音乐系主任、教务长等职务,传承鲁艺文艺精神,学习鲁艺办学经验,中央音乐学院正是在延安鲁艺精神引领下创立的新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

  2018年4月10日,春意盎然,鲁艺的老艺术家们和传承者们相聚在延安鲁艺桥儿沟旧址教堂前,隆重纪念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0周年。这里曾响彻着冼星海创作并指挥学生们排演《黄河大合唱》的旋律,曾记忆着《白毛女》演出时群众义愤填膺、感同落泪的画面,曾印刻着无数文艺革命青年胸怀祖国、前仆后继的英勇情怀。

  今天,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美术家范迪安教授将在这里,《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用音乐和美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共同演绎《保卫黄河》。在青年钢琴演奏家谭小棠的伴奏下,俞峰院长指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学生合唱团和现场群众共计千余人,音乐如黄河之水奔流而下,范迪安院长现场挥毫泼墨,书写出《保卫黄河》的歌词,洋洋洒洒、气势恢弘,在俞院长饱含激情的指挥感染下,全场观众情绪高涨,掀起了整场纪念活动的高潮。这首《保卫黄河》饱含了艺术家们对祖国浓浓的爱国情,是鲁艺精神代代传承的体现,正如俞峰院长在演出结束后接受主持人采访时所说:“无论是中央音乐学院还是中央美术学院,我们身上都流淌着鲁艺的血液,也继承着鲁艺的文艺精神,今天范院长和我一起合作,重新把黄河的精神书写出来,重新让黄河大合唱再次在这里唱响。正是在这里诞生了白毛女,没有白毛女就没有我们中国的歌剧;没有黄河大合唱,我们难以想象有这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就没有新中国交响乐的蓬勃发展,所以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恩来到这里,在这里指挥黄河大合唱和延安鲁艺的学生们,和延安的老前辈、父老乡亲们,让八十年前曾经响彻在这里的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再次唱响。”

 

(点击上图观看演出视频)

中央音乐学院俞峰院长和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联袂演绎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钢琴演奏家谭小棠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中“黄河颂”乐章

总导演张宏采访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这场以“永远的鲁艺”为主题的纪念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中国文联艺术研修院共同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共同承办。三月份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的领导一行专门来我校就纪念活动的音乐会部分进行咨询并发出正式的邀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俞峰院长担任指挥,派出钢琴系青年钢琴演奏家谭小棠副教授,同时还邀请了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王宏伟和黄华丽老师加盟演出,为了保证合唱团的演出质量,指挥系陈冰老师两次来到延安,为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排练,指挥系也选出两位优秀的同学参与到最后群众合唱团的指挥任务,受到了当地领导、导演组和鲁迅艺术学院师生们的一致称赞。纪念活动中,傅庚辰、田华、斯琴高娃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家们与来自全国各地鲁艺传承单位的代表,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各自心中那份永远的鲁艺情。

指挥系陈冰老师在给学生排练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嘉宾合影

  纪念活动之后,参加纪念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鲁艺校友、传承单位等有关人员到鲁艺旧址西山共值“鲁艺纪念林”。

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孙矿玲与俞峰院长共同值下中央音乐学院之树

  当天下午,俞峰院长出席由延安大学主办的“延安鲁艺创立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俞院长首先回顾了中央音乐学院与鲁艺的传承历史,1949年8月,中央决定以东北鲁艺音乐系、华北大学音乐系、南京国立音乐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香港、上海中华音乐院等多个教育机构为基础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任命吕骥同志担任党委书记及副院长,并主持工作。俞院长谈到了吕骥同志在组织重建中央音乐学院时所凝聚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一方面提倡延续鲁艺的教学特点,重视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研究,为祖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规划了正确的方向;一方面成立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为以后成立的包括中央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歌舞团等积攒了力量,音工团是中央音乐学院对中国音乐建设的重大贡献。同时在他的主持下,沿袭延安鲁艺的经验,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办短期干部进修班,培养了新中国大批优秀的专业音乐骨干和干部。

俞峰院长接受延安电视台采访

  俞峰院长指出“党在延安创办了鲁艺,培养了一批红色的艺术家,今天我们应该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延安文艺座谈会统一了思想,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让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扎根人民,我们这次是来学习,也是来继续我们的寻根之旅,深化中央音乐学院和鲁艺密不可分的血脉关系,要把延安鲁艺的文艺精神传承下去。”

  俞院长回忆了2009年当时还在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时在贺敬之先生的指导下复排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今年中央音乐学院将与延安大学鲁艺学院共同打造这部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是延安革命文艺的重要标志,是“洋为中用”的典范之作,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对鲁艺的艺术传承,是践行和弘扬鲁艺精神的最好体现。通过帮助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高水平地演绎经典革命文艺作品,让新时代的鲁艺精神再放光芒。

俞峰院长和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师生合影

  俞峰院长还亲自到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指导观看了歌剧《白毛女》的排练情况,为老师和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歌剧课,强调了《白毛女》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同学们要刻苦排练,作为鲁艺的学生,更要有责任和使命感把这部经典的作品传承下去。

俞峰院长指导“白毛女”排练

  在延安期间,我校还应延安新区管委会邀请到延安大剧院进行了参观和考察,双方就未来开展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俞院长表示中央音乐学院一定会从音乐教育、音乐培训、音乐产业发展等多角度助力延安城市文化音乐发展。

  此次延安之行,我院团委和中国音乐史教授李淑琴老师也也受邀参加了延安大学主办的鲁艺创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李淑琴老师做了题为《谈延安“鲁艺”音乐的意义》的主题发言,团委书记徐中海老师、团委崔颖老师带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三名学生,考察了习总书记插队做知青七年的梁家河,重温了鲁艺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青春奋斗精神。学生处、团委还将带领“青马小组”和大学生社会艺术实践团改编、创作红色经典音乐,创作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作品,进一步加强与延安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以两校学生共同创作歌曲、在两地举办音乐会等形式,将“纪念鲁艺80周年”和“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80年鲁艺精神薪火相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央音乐学院将继续传承和弘扬鲁艺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扎根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肩负起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点击上图观看央美央音同传鲁艺精神新闻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