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晚19:30,第十二届“炎黄杯”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成功举行。

“炎黄杯”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举办的作曲比赛,面向中央音乐学院的全体本科生与研究生。每届比赛的编制与方向不同,强调创作与表演之间的合作关系。激发作曲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为获奖作品提供演出与实践的舞台。第十二届“炎黄杯”是为一架或两架钢琴征集曲目,可使用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等形式。
本次共有12部作品入围决赛,其中有十一部钢琴独奏作品,一部双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以中国元素为核心创作元素,运用了戏曲、民歌、传统器乐曲等素材,体现出新颖的创作思路,展现出丰富的音乐语汇,富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
《千里清秋》
(作曲:曲航 演奏:韦子健)
通过和声色彩的变化以及音响空间的布局来表现柳永《曲玉管》这首诗的意境。

《提笼架鸟》
(作曲:赵雅琦 演奏:蔡双千)
展现老北京养鸟人相互之间斗上一斗的热闹场景。

《变奏曲》
(作曲:张之洋 演奏:李昱璋)
取材自湖南民歌《月亮粑粑》,描写在摇篮曲中入睡的孩童,无边无际、似梦非梦的幻想。

《吕韵 II》
(作曲:刘豫徽 演奏:韦子健)
将吕剧中文场和武场的经典音乐片段提炼,表现吕剧音乐中的戏剧性,抒情性和多变性。

《风叶鸣》
(作曲:安芸昕 演奏:胡晗)
展现秋风起,风拂叶鸣的意境。

《墨戏》
(作曲:胡祉璇 演奏:李明真)
乐曲以巧妙的诗意与推动力展现墨的弥散、流淌,在音乐上展现了恣意奔放的抽象形态。

《雅韵君知否》
(作曲:刘瀚泽 演奏:韦子健)
展现梅、兰、 竹三君子的淡雅与超凡脱俗,表达对以它们为象征的自古以来的民族精神的敬意。

《戏·赋》
(作曲:张光一 演奏:肖宇昕、范早早)
力图表现中国北方戏曲音乐“哏、俏、幽”等特色。

《远去的琴歌》
(作曲:叶镭烁 演奏:牟吉喆)
将评弹“丽调”中的旋律进行多调性的色彩对比和延伸,描绘了在当代语汇的碰撞下对江南姑苏的向往和追思。

《豫韵》
(作曲:邓欣源 演奏:齐一多)
呈现豫剧所蕴含的行腔酣畅,铿锵大气以及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

《金银鸟》
(作曲:陈俊先 演奏:金惠珍)
描绘了交织在梦中的一双彝族神鸟。

《湘戏》
(作曲:李鑫轩 演奏:李鑫轩)
取材于长沙花鼓戏,打花鼓,活泼而明快。

当晚,在比赛结果公布前,作曲系郝维亚教授、钢琴系吴迎教授、常桦教授、邹 翔教授、林晔副教授与马绍康副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一次座谈,对本次比赛作品作出整体评价,交流对于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发展的看法,并对同学们的努力表示肯定,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许。
作曲系郭文景教授与钢琴系吴迎教授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作品奖:

一等奖:
刘豫徽《吕韵II》

二等奖:
刘瀚泽《雅韵君知否》
张之洋《变奏曲》
三等奖:
曲航《千里清秋》
胡祉璇《墨戏》
邓欣源《豫韵》
优秀奖:
叶镭烁《远去的琴歌》
陈俊先《金银鸟》
安芸昕《风叶鸣》
李鑫轩《湘戏》
演奏奖:
韦子健《吕韵 II》
韦子健《雅韵君知否》
韦子健《千里清秋》

本次比赛受到作曲系与钢琴系老师们的悉心指点与热切关注,今年6月钢琴系马绍康副教授为第十二届炎黄杯作曲比赛举办讲座“重奏钢琴的特征”,并由钢琴系共同课教研室教师现场示范,与同学们关于钢琴的创作进行了互动,充分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
第十二届“炎黄杯”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作曲比赛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与挖掘了优秀的作曲人才与演奏人才,通过音乐会形式让这些优秀作品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