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丹麦音乐孔子学院(以下简称:音乐孔院)音乐治疗项目阶段性总结论坛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举行。与会者有我校音乐治疗中心主任刘明明副教授、音乐孔院中方院长李昕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音乐治疗专业朱莉(Julie Kolbe Krøier)博士、丹麦多位音乐治疗师以及直接参与该项目的丹皇音乐孔院团队。论坛由音乐孔院外方院长玛丽安娜·雅各布森(Marianne Jakobsen)主持。
音乐孔院外方院长
玛丽安娜•雅各布森(Marianne Jakobsen)主持论坛
论坛首先邀请刘明明副教授与朱莉博士对中、丹音乐治疗专业的发展现状作分别阐述。随后,朱莉博士与音乐孔院教师团队作为本次音乐治疗项目的研究者和参与者,对2018年10月以来音乐孔院团队参与的多次疗程加以介绍与分析,引起参会者的积极讨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主任刘明明副教授发言
丹麦奥尔堡大学音乐治疗专业
朱莉(Julie Kolbe Krøier)博士发言
此次中国音乐治疗项目由音乐孔院与奥尔堡大学及丹麦养老院合作,以“中国音乐走进丹麦养老院”音乐会的形式于2018年6月开启,10月起正式参与针对当地老年痴呆人群的唤醒疗程当中。音乐孔院教师分为扬琴与笛箫、琵琶与古筝两组,每周一次,分别前往两所不同的养老院配合治疗师进行治疗。该疗程以中国音乐家持中国乐器与丹麦老人近距离面对面的6-7人小组形式,通过引导老人演唱或欣赏丹、中音乐,试图令对方产生共鸣,激发老人意识。参与疗程的丹麦老人们面对着新鲜的中国面孔,听到由陌生的乐器奏出自己碎片记忆中熟悉的儿时民歌时,精神逐渐振作,敞开心扉,进而开始欣赏并融入美妙的中国音乐。在半个小时的疗程中,老人们整体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并尽可能地配合演奏者与治疗师一同歌唱、辅以简单的肢体动作,更愿意与中国音乐家们进行互动与交流。朱莉博士的研究数据显示疗程后其精神状态具有明显改善,治疗师们对中国音乐独特的临床疗效亦表示肯定与赞赏。
该项目是音乐孔院开拓中国音乐国际交流平台的一次全新尝试,不仅是中国音乐与西方人文社会融合的良好体现,也是中国音乐与国外音乐治疗专业的首次临床合作,并由专业学者作系统的评估分析。同时,由音乐孔院志愿者教师直接参与音乐治疗过程,对于丰富中国音乐外派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是一次有益的实践。
音乐孔院教师参与论坛
与会人员参与讨论
供稿: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
文:丹麦音乐孔子学院 米炫晔
图:丹麦音乐孔子学院 李昕
责任编辑:静静
设计: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