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发挥艺术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构建精神家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2018年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的主题是
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2018年11月9日晚18:30,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在武汉学院马化腾教学楼2012报告厅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拉开帷幕。这是一个以“立德树人,美育启智”为主题的科普音乐会,音乐会上指挥杨力教授带我们走进艺术、感受经典。不同于以往的音乐会只有表演的形式,此次音乐会讲解、演奏、演唱相辅相成,相互补充说明,陶冶了观者的情操,提升了观众的艺术修养,也为艺术爱好者答疑解惑,使高校师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学会聆听音符诉说的情愫,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开启了美育之门。

指挥杨力教授在为观众讲解乐理知识
中央音乐学院自加入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以来,获得各承接方院校的一致好评。项目组的各位老师经过多次讨论,为武汉巡演各场次,在很多细节上做了调整,比如加入了中国交响乐《白毛女》选段,在各声部乐器介绍的部分,为了让观众更清楚的认识各声部乐器,演奏家均以站立的方式进行演奏。


弦乐声部的高音——小提琴

弦乐声部中音——中提琴

木管声部低音——巴松

铜管声部中音——小号

铜管声部——圆号
武汉巡演小编也做些贴心的调整,为不能达到现场的朋友发福利啦,今天来个现场视频大放送!熟悉我们乐团进校园项目的朋友都知道,即使是在容纳9000人的体育场也能爆满(参见2018年6月10日晚,吉林铁道职业学院专场),武汉学院专场场地只能容纳600余观众,依然可以气势恢宏的“反复”《黄河大合唱》。

曲终人不散,还要来一遍的《黄河大合唱》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场曲终人不散的音乐会?也许是观众对古典音乐经典乐章的渴望;也许是观众对祖国交响之声的情怀;又或许是在座的九零后零零后们对通俗流行音乐的亲切......请听中低音铜管声部合奏《青春练习手册》。先来感受一下沉稳的中低音,它们同样可以很幽默。

铜管声部合奏《青春练习手册》
音乐中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歌唱了,不用乐器,张口就来。但是High F绝对非同凡响。请听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郭飞演绎的夜后。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郭飞演唱夜后咏叹调
郭飞老师诠释角色的专业性也不容小觑,愤怒张狂的夜后也可以温柔娇羞,郭老唱起吉尔达的《亲爱的名字》,那种少女的羞涩又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郭飞老师演唱《亲爱的名字》
是不是还没过瘾,小编明天着重介绍小提琴独奏家党华丽和长笛独奏家张毕乐,届时为大家献上独奏视频。

小提琴独奏:党华丽

长笛独奏:张毕乐
多年来,中央音乐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高雅艺术进校园”号召,专题策划“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音乐会,2018年紧跟三部委“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指导思想,特精选曲目,组织了本次听众已覆盖全国多所院校,获得广大师生和音乐爱好者的强烈好评及良好的社会赞誉。为巩固音乐普及成果,让更多地区、更多师生近距离接触经典中外音乐文化,旨在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演绎,促进全民文化服务和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凝聚大众的爱国意识与民族自豪感。
素材来源 北京央乐演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