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回首往事,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作曲家”为主题,由巴德音乐学院美中音乐研习院主办,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合作的首届中国当代音乐节(China Now Music Festival)于2018年10月19日至22日在纽约举行。音乐节在巴德学院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纽约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及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分别呈现三场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音乐会。驻纽约总领馆代总领事赵宇敏夫妇、副总领事钱进和文化参赞李立言等出席了音乐会。
在音乐节招待会上,赵宇敏致辞,向中央音乐学院和巴德学院的成功合作表示热烈祝贺,表示无论中美双边关系遇到什么困难,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与期待加强交流的愿望始终存在,越有挑战,就越要推动交流。让音乐架起更多相互了解和认知的桥梁,让中美友好的民间基础越发扎实深厚。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巴德学院院长Leon Bostein和音乐学院院长Robert Martin、美中音乐研习院院长蔡金冬等出席了相关活动。

大提琴独奏田博年、作曲家叶小刚、指挥蔡金冬 摄影:Joe Zhou
巴德美中音乐研习院院长、中国当代音乐节艺术总监蔡金冬、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陈琳执棒巴德当代乐团(又名The Orchestra Now)。音乐节力邀德国科隆爱乐及科隆国家歌剧院终身大提琴首席田博年担纲独奏;两百余名合唱团员倾情献唱大型叙事交响合唱《岁月甘泉》;七位知名中国当代作曲家受约创作的新作品在此次音乐节世界首演。
音乐节在林肯中心的演出呈现了三部与中国近代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取材自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虎门1839》;为纪念193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而作的《我遥远的南京》;回顾知青“上山下乡”生活的大型叙事交响合唱《岁月甘泉》。作曲家们将个人创作风格与民族历史相结合,交织出极具感染力的动情乐章,与观众共鸣。
《虎门1839》由周龙与陈怡于2009年为纪念虎门销烟170周年而共同创作。作品结合脍炙人口的《旱天雷》、《赛龙夺锦》、《饿马摇铃》等广东民俗音乐素材,用铿锵有力的节奏与大线条旋律抒发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的情怀。《虎门1839》曾荣获2010年中国最高规格的音乐作品评奖大型作品第一名,并在此次音乐节中呈现美国首演。
由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叶小纲创作的《我遥远的南京》通过个人的视角描绘对南京与和平的颂歌。叶小纲曾被《音乐美国》(Musical America)杂志评论为“中国的巴赫”。

《岁月甘泉》作曲霍东龄、指挥蔡金冬、作词苏炜 摄影:Joe Zhou
由来自全美各地、德国与澳大利亚近220位中外合唱团员组成的音乐节联合合唱团齐唱《岁月甘泉》,全曲以八段、九首曲目组成,已在世界范围内演出过十六次,参加过演出的合唱团员超过1500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陈旻、黄鹂,屡获大奖的男高音歌唱家陈大帅、李泰丞及世界级男低中音歌唱家丁羔担任独唱和领唱。

《岁月甘泉》大合唱摄影:Joe Zhou
本届音乐节还于22日晚在卡内基音乐厅带来由素有“二十一世纪中国作曲家摇篮”之称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教授们的全新委约创作。全部曲目均为世界首演,包括:郭文景作品《藏》、秦文琛作品《众神之光》、陈欣若作品《云韶》、贾国平作品《北国风光》、唐建平作品《林香界》与常平作品《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