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4日,中国音协录音艺术与唱片学会发起主办的CRA青年录音艺术评比(暨第三届最佳学生录音作品评选)最终评审及录音产业高峰论坛在中秋之夜的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本届CRA中国青年录音作品评选活动恰逢中秋假期,来自两岸三地的青年音乐人才及行业精英相聚一堂,以录音与音乐制作形成纽带搭建人文交流的桥梁。

(评委、选手及工作人员合影)
CRA青年录音艺术评比活动是由中国音协录音艺术与唱片学会倡导发起的专门面向28岁以下青年制作人才的录音艺术及音乐产业评比交流活动。活动得到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广西艺术学院、香港演艺学院、纽约大学STEINHARDT学院等15所开设录音制作专业的代表性海内外高等院校联合参与及支持助推,旨在打造专门面向青年音乐制作人才的专业领域沟通交流平台,为青年音乐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实践及创作,激发创作热情与荣誉感,通过活动让青年一代音乐制作人才获得社会范围与专业领域的广泛认可。

(颁奖典礼金话筒)
本届CRA中国青年录音作品评选活动依旧由音乐制作及录音界的行业精英家及长期从事录音教育事业的专家组成权威评委阵容,自作品征集开始,组委会收到了近二百部来自全球各地的报送作品。经各组别评委会的前期技术打分与现场听评及决赛选手的现场答辩,评委会先后决选出民族与世界音乐类、古典音乐类、电子音乐类及流行音乐类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各组别评委)
我校作曲系研究生赵艺璇同学(指导教师:李小兵教授)凭借作品《time》获得电子音乐组冠军,决赛现场的作品演示环节及精彩的答辩得到该组别评委会的极大肯定。




(赵艺璇奖状奖品、颁奖典礼及评委现场点评)
我校指挥系音响艺术指导专业本科同学苗雨、陈疏桐二人凭借在北京音乐厅录制的《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入围决赛,最终夺得古典类三等奖。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现场答辩环节,指挥系本科同学阐述了独特的声音美学及制作理念,得到评委会现场的高度认可和极深的印象。




(苗雨、陈疏桐答辩,评委点评及颁奖典礼)
我校指挥系音响艺术指导专业在建立短短3年内成绩突出发展迅速, 在相关领域及音乐界获得广泛赞誉与认可,这与该专业学科带头人刘达及其带领的多位行业精英的工作密不可分,回顾三年,2016年由该专业制作出品的作品即在广州获得十大唱片奖,2017年获得两座中国唱片界最高奖项——中国金唱片奖,2018年该专业培养的首届本科生在权威评审活动中获得佳绩。“不忘初心,紧密结合实践”是其快速成长的原因,作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实践中学习、案例中总结、实操中提高”,致力于为严肃音乐领域培养具有指挥家艺术高度的录音与音响专业人才的理念与目标贯彻始终。


(学生实践)
在此,向获奖同学赵艺璇、苗雨、陈疏桐及指导教师李小兵教授、指挥系音响艺术指导专业学科带头人刘达表示祝贺!

(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