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您还记得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五期中,一把小提琴的出现让弹幕不断刷屏!节目播出后,有网友说,第一次知道原来光看弹幕就能把人看哭。
这件让大家为之动容、纷纷致敬的国宝,就是聂耳小提琴。在节目中,张若昀饰演的“聂耳”,为观众讲述了这把小提琴前世传奇。

也正是因为这一期《国家宝藏》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国宝在魂不在器”这句话响彻神州大地。聂耳的这把小提琴,做工并不精美、用料也不考究,但聂耳用它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众多爱国歌曲,在华夏危亡之际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激励无数志士仁人救亡图存之心,让中华儿女敢于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这把小提琴不只是琴,而是一把能直刺敌人胸膛的利刃,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面对强敌不屈的斗争精神。

1935年7月,年仅23岁的聂耳客死他乡。陪伴了他半生的这把小提琴也随之沉睡,84年来再未奏响……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也希望能够在祖国70岁生日时,用第一次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小提琴再次演奏国歌,既是对国歌的献礼,更是对祖国的献礼。
然而,想要让这件小提琴重现昔日光辉并非易事。作为一件文物,我们要保持小提琴原本的样貌,做到“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规范;作为一把小提琴,我们需要它如同聂耳在世时一般,奏出动人的乐曲。

经过多番研究与努力,云南省博物馆联袂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著名小提琴制作家、修复专家高彤彤先生主持修复工作,随同高彤彤老师一起前来的还有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管修复教学工作的陈婷副教授,开启聂耳小提琴的“重生之旅”!

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田景能、技术部主任沐蕊、保管部主任樊海涛及相关工作人员向高彤彤一行介绍聂耳小提琴概况
小提琴是一种极其敏感脆弱的乐器,同时又极容易因环境的细微变化影响音色,因此一把趁手、高品质的小提琴需要固定频率的调试和保养,才能激发它的最好状态。小提琴修复,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等级:修理(repair)、修缮(restore)和高级修复(high restoration),尤其以后者难度最高,它针对的基本都是博物馆级或珍贵的古董琴。

6月18日,高彤彤一行莅临云南省博物馆,对聂耳小提琴进行了仔细的“体检”,我们针对此次修复工作对高彤彤进行了采访;同行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高参作为本次“联袂”的主要促成者也在采访中讲述了云博和央音的结缘过程,并用他珍藏的古董小提琴(1617年制)演奏《义勇军进行曲》。
https://v.qq.com/x/page/w08869vkpvv.html

高彤彤及其团队对聂耳小提琴进行仔细“体检”
高彤彤:我曾经拿过Stradivari、Amati、Guarneri 这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但都没有拿到这把琴时这样激动。我们的国歌是用这把聂耳的小提琴创作的,它是我们共和国的骄傲,这次为它体检,同时能够修复它,意义非凡,心情也难以言表。从今天“体检”的情况来看,聂耳小提琴的修复有一定难度,但不是特别高,我们有有信心、有能力,让他在今年国庆修复完成并用于演奏。同时观众们也无需担心,定期保养和演奏小提琴能够保证它拥有一个正常的演奏状态,对于小提琴的保护有益无害。

高参老师用他珍藏的古董小提琴(1617年制)演奏《义勇军进行曲》
高参:我与云南特别有缘分,聂耳小提琴的修复工作非常重要和有意义。我相信通过高彤彤主任和他的团队的努力,这把小提琴一定能够恢复到当初、甚至是超越当初的最好状态,重新奏响《义勇军进行曲》。
信息来源:云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