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6月11日下午,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探讨交流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路径和重点。党委书记赵旻主持学习,校领导俞峰院长、肖学俊副院长、苗建华副书记、于红梅副院长、刘春梅副书记出席,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部分职能部处负责同志参加学习。


  学习会上,党委书记赵旻首先向全体与会同志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内容,并强调,全校上下要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广泛组织师生认真开展学习,提高外籍教师、留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学习研讨中,赵旻书记交流了四个方面的学习体会。第一,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之后历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的概括表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个重要内涵是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第二,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高校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目标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4个方面。大学的目标是立德树人,目标体系解决的是大学治理的根本方向与行动指南问题,组织体系回答的是大学治理的主体是谁,制度体系则是大学治理中制度、政策和准则的集中体现,运行体系则更多关注执行力的强弱。高校治理能力可以从目标实现、环境适应、资源整合、师生满意程度和凝聚各届共识五个方面来认识。今年,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落实定点扶贫任务,就是对学校执行力的一次有益检验,我校承担青海化隆县帮扶工作,学校以“6个200”任务落实为抓手,发挥艺术引领作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化隆中心”,全校师生人心相齐、能量相聚、行动相向,展现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精神。第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哪些问题?相较于其他主体,学校在治理上还略显落后,从管理到效能发挥都还面临比较大的挑战。近年来在巡视督查、校内巡察、主题教育等工作中,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指出了学校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课堂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就业质量方面需要更好发挥学校综合管理效能,在干部队伍系统建设和提升激发干部管理能力方面需要整体设计和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第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有哪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初考察调研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强调: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概括起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依据;二是建立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校,重视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四是研究教育规律、动态调整学科结构,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五是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展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俞峰院长在认真学习《决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定》的说明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谈了三点体会。第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重大命题,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决定》是我们党在进入新时代后推进国家治理的一个根本性文件,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定》有“三个着眼于”:着眼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十三个坚持和完善”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制度层面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概括和总结,这些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第三,结合学校工作来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制度,在学校层面,有党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在各二级单位层面,有党政联席会和系务会,这些都是学校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的有效形式;党代会、教代会和学代会是党员、师生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俞峰院长强调,制度建设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根本性和基本性的制度是不变的,具体的规章制度又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完善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项好的制度是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便于执行。就大学治理而言,有三个方面的制度尤为重要,分别是立德树人、职称评审和教学工作制度。全校上下要认真学习《决定》内容,通过学习提升我们的办学治校能力和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为学校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会上,其他校领导作了交流发言。肖学俊副院长谈到,《决定》是新时代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到学校实际工作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继续保持音乐院校的领头羊和引领作用;二是如何提高干部的执行力,近年来通过干部换届、机构调整等,干部执行力明显提高,未来需要继续加强,以建设一支与“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干部队伍。苗建华副书记说,通过再次学习《决定》内容,结合治校理教能力有四点体会,第一是抓方向,增强政治意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第二是谋大局,增强战略意识,制定好战略规划和目标,提高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第三是干实事,围绕“双一流”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加强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第四是促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推动改革,凝聚力量破解发展难题。于红梅副院长发言讲到,《决定》开辟了中国国家治理的新境界,作为艺术院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坚持扎根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坚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境界,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刘春梅副书记说到,对一所现代化的“双一流”大学,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犹如“车之两翼”,直接决定其管理水平的高低;这次疫情,学校各方面都经受住了考验,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制度建设为例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根本没有相关制度,二是有制度但已过时,三是有制度但不管用,下一步还要梳理完善修订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与会其他人员从深化认识、工作实践、破解难题等角度谈了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