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冬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美育大讲堂|琵琶演奏家章红艳教授《“且弹且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时代意义》讲座在延安圆满举行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在第二届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如火如荼进行之际,10月18日上午,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演奏家、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教授《“且弹且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时代意义》讲座在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圆满举行。章红艳教授用边弹边讲的方式,给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发人深思的音乐课。

  “要守住传统,要知晓历史”。讲座伊始,章红艳老师从文艺发展的角度首先强调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她认为,传统文化是“根”,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更是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正处在一个繁荣创新的时代,因此扎根土壤、学习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守住“根”,我们才能知道从哪里出发,如何走下去,否则文艺将成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说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章红艳老师鼓励延安鲁艺在座的同学们多关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尤其对自己家乡的方言、本土文化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了解。

  “学习乐器,同时也是学习文化”,章红艳老师说道。音乐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能够极好地传递出文化的意蕴,而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最优美的音乐语言。用什么来展示我们中国的文化?一件民族乐器无疑是极好的方式。她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专业设置出发,带领大家识别了琵琶、古筝、二胡、笙、箜篌等各类民族乐器的形态,建议大家亲身体验与学习,“学习乐器和聆听乐器,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接下来的环节,章红艳老师拿起琵琶“且弹且谈”、引经据典,从历史沿革、形制演变、演奏技法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弹拨之王”——琵琶,并亲身示范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琵琶音乐,包括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浙、广东等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与《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旱天雷》等琵琶经典曲目片段,用手中的乐器向现场“讲述”祖国的大好河山,精湛的演绎引来现场阵阵喝彩与掌声。

  “来到延安,于我而言是一场寻根之旅”。章红艳老师简要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发展史,并谈到,延安鲁艺是文艺界十分向往的一所学校,而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延安鲁艺的重要传承单位,与延安鲁艺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延安,因此感触颇深。在当今时代,同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鲁艺精神的传承者,她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把握好在校的每一分每一秒,共同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她代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欢迎延安鲁艺的同学们来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交流。

  本场《“且弹且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时代意义》讲座,章红艳老师用质朴生动的语言、精妙入神的演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传统音乐与琵琶音乐的“普及课”,令延安鲁艺的师生受益匪浅,也为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文 / 图 :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