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19:30,应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邀请,南阳大调曲子传承人来到音乐学研究所为全校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南阳大调曲子讲座音乐会。
讲座音乐会由媒体人连晓东主持,首先以板头曲慢板的《高山流水》《陈杏元和番》和快板的《萧妃舞》《大救驾》开场。随后,开始鼓子曲和牌子曲的正式唱奏。

讲座音乐会现场
南阳大调曲子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奏乐队由三弦、古筝、琵琶组成,另有拍板配合节奏伴随人声演唱。演奏家需要对所有乐器演奏熟练精通并可以调换表演乐器的位置,这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表演默契配合。演出过程中,司荣亭老师向观看演出的师生们系统讲解了南阳大调曲子流变、源头归宿及曲牌的使用情况。司老师在长期的演奏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共收集了300多种不同的南阳大调曲子曲牌。演出最后以欢乐吉祥的《吉庆词》结束,寓意祝愿全校师生欢乐吉祥、学有所成。
演出结束后,中央音乐学院张伯瑜教授发言,他指出南阳地区有大量的传统音乐留存值得学术关注。另外,张伯瑜教授向与会师生展示了一幅约600年前的壁画,壁画所画为乐队演出图,图中演奏形式与南阳大调曲子的演奏形式有相似之处,足见南阳大调曲子的历史价值。
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指出,南阳大调曲子的表演雅致周正,值得表演专业的学生反思表演的“雅”之所在,其曲调也对作曲系学生们的创作有所启发。

我校师生与演奏家们合影
南阳大调曲子讲座音乐会在师生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留给了师生无限的思考。南阳大调曲子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