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中国预选赛新闻发布会在我校歌剧音乐厅举行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4月16日上午,“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中国预选赛”新闻发布会在我校歌剧音乐厅举行。比赛名誉主席、我校校长俞峰教授,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拉宾公使,四川柴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比赛执行总监王一雄女士、钢琴评委主席但昭义教授、小提琴评委主席吕思清先生、钢琴评委克劳迪娅·杨女士在台上就坐并讲话。新闻发布会由比赛艺术总监兼大提琴评委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教授主持。著名钢琴家凌远教授、著名小提琴家王振山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刘红柱部长、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王歆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陶倩处长、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双簧管演奏家金京春教授、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文化处随员纳哈塔凯恩女士、“美杰音乐”经纪公司创始人刘益生先生及比赛承办单位北京央音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应泰先生等作为嘉宾出席发布会。

  俞峰校长首先在发言中向媒体代表介绍了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与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一脉相承关系,“小柴赛”在业内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及本届“小柴赛”中国预选赛的举办由来。

  “小柴赛”设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个专业组别,参赛者为 17 岁以下青少年音乐家。比赛凭借高水平竞演、高难度曲目、国际顶级音乐家和教育家为评委的赛事特点被公认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音乐比赛。

  2021年,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为实践“2018年中俄国家区域合作年”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规划,在成都市人民政府、俄罗斯文化部、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的支持下,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由四川柴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获奖者协会和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央音演艺有限公司承办。

  俞峰校长指出“小柴赛”中国预选赛的首次举办:将鼓励更多中国学子走近这个隐藏于音乐学术界的高水平比赛,深入了解和学习古典音乐,同时建立起一个连接中国学子和国际教学资源、国际舞台的有效平台,让比赛多年积累的人才培养和实践经验服务更多中国学子;将实现专业比赛对社会美育的引导作用,中国预选赛第二轮比赛结束后,三个专业组的数位评委将联合举行为期两天的大师班。这些音乐大师和资深音乐教育家们将通过现场讲解和示范教学与参赛选手、音乐爱好者和青年教师等亲切交流,探讨学术、回馈社会;将充分展示我国音乐教育成果,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对提升广大青少年与社会大众文化艺术修养和推动我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驻华文化参赞拉宾公使在发言中介绍了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对俄罗斯的文化传承和促进国际交流的非凡意义,他相信本届比赛的举办将继续发挥它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良好传统,更加促进俄中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代表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处祝愿比赛圆满成功,祝所有参赛选手取得良好成绩。

  比赛执行总监王一雄女士对“小柴赛”中国预选赛的筹备进行了介绍。“中国预选赛”的概念从首次提出到确立共历时两年时间,经主办方不懈努力,邀请到国内外众多顶尖音乐家和团体,确保中国预选赛的举办和评选能够保持“小柴赛”一贯的专业水准,同时使中国预选赛能够成为展现中国新生代音乐水平的舞台。

  艺术总监娜木拉教授在主持中介绍了本届大赛中国预选赛规则。第一届中国预选赛三个专业将有总共不超过60名选手晋级最终的国际赛。为此,组委会制定了特别的预选规定,预选分为A、B两组,A组共有三轮,根据第二轮的排名产生直接晋级国际赛的选手名单,第三轮以协奏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决出三甲排名。

  钢琴评委主席但昭义教授介绍了本次比赛三个专业的评委阵容及大师课相关情况。这届比赛三大专业共有27位评委,其中三大专业的12位专家评委将举办12场大师公开课,与三大专业选手们的演奏展示交相辉映,呈现一个有国际声誉音乐比赛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这不仅会给正在创建赛事之都的成都市民带来一系列青少年音乐演奏家们的精彩表演,还将是全国音乐界同行们一次相聚的音乐盛会,将带给参与者们一次难能可贵的交流学习机会。

  小提琴评委主席吕思清先生对本次比赛开幕式音乐会及演出嘉宾进行了介绍。比赛开幕音乐会将于4月30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隆重举行,届时享誉国际的美杰三重奏——国际著名杰出小提琴家吕思清、钢琴演奏家孙颖迪、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将与“中国大提琴未来之星”娜米萨?孙(2017年第十届“小柴赛”大提琴银奖获得者,2018年俄罗斯克努什维茨基国际大提琴比赛青少年组金奖获得者)联袂献上精彩演出。第二轮晋级赛结束后的5月3日至5日,三个专业(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分别排名前三的晋级选手将轮番献上3场能够代表中国青少年古典音乐最高水平的获奖者音乐会(即三甲排名赛)及闭幕音乐会。3场获奖者音乐会及5月5日的闭幕音乐会将由中国著名指挥家陈琳担任指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协奏,让广大爱乐者大饱耳福。

  钢琴评委克劳迪娅·杨对本届中国预选赛指定曲目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中国预选赛A组的指定曲目与国际线上评选所要求的指定曲目一致,符合了“预选”的要求,同时为选手制造了一次音乐会演出的机会。B 组的自由选曲将吸引更多对音乐感兴趣的青少年学子走进这个世界级音乐比赛中来。在体裁方面,整个“小柴赛”的曲目体裁之广将充分展现选手们在节奏、音准、旋律、音色方面的基本功,也可以展现对艺术形象和情感的把握程度及表现力。在作品所处的时期方面,比赛曲目跨越了古典音乐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体现了比赛一直以来的宗旨,即不在少年时期限制艺术风格。

  主办方希望这样的形式不仅能让参赛者感受成都的人文和历史魅力,更能以此为契机,给中国的参赛选手“以赛促学”的机会,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现自我风采的国际平台,让更多中国的专业参赛者和爱乐者在代表全球最高青少年古典音乐专业比赛环境中感受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人民音乐、音乐周报、音乐生活报、视讯中国网、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百度视频等20多家媒体的30多名记者到场参加。

  在此,让我们预祝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中国预选赛圆满成功。

 

 

    图:邸思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