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助力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2020年5月,我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丹基地,将音乐元素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了满足广大群众高层次文化需求的志愿服务平台。学校领导、教师多次赴志丹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实际需求,不断输送新时代宣讲师和音乐教育系研究生在志丹实习教学,并且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开展系列帮扶活动,积极探索提高群众素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的有效路径。
2021年,在春暖花开,朝气蓬勃的季节里,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党总支副书记、民族室内乐团指挥陈冰教授带领院长办公室干部王梓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笛子演奏员冯天石、胡琴演奏员徐梦鸽、柳琴演奏员李怡函,于3月31日再次来到了有着优良的红色基因,素有中国革命“红都”之称的志丹县,与中央音乐学院驻志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李杨冠宇、丛榕、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驻志丹支教实习生吴桐、周恺妮,在志丹县高级中学大礼堂为当地音乐教师、六百余名中小学生、及音乐爱好者讲授了一场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大型音乐公开课,当地教育局领导出席了活动。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在公开课上,陈冰教授首先介绍了我校对推进志丹县美育教育和文化发展的设想以及具体工作安排,并对孩子们的未来提出了殷切期望。陈冰教授说“用艺术振兴乡村,用美育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同时促进教育资源平等化也是作为我校教师应尽的责任。我们来到志丹就是要扎根基层,结合志丹的实际情况,竭尽全力的为志丹百姓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为志丹孩子们的未来助力,创造更多的可能与机会。”



随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青年笛子演奏员冯天石、青年二胡演奏员徐梦鸽和中央音乐学院驻志丹文明宣讲师李杨冠宇,分别就笛子、二胡、古筝等乐器的历史文化、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进行了现场讲解示范。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宣讲师李杨冠宇老师扎根志丹,带领当地二百余名师生及音乐爱好者组建了“志丹筝乐团”,现场学员代表为大家合奏了学院作曲家郭小虎为中央音乐学院·2020延安10.15艺术节所创作的新时代·新民歌《壮美延安》,将公开课推向高潮。宣讲师丛榕、支教实习生吴桐、周恺妮分别给同学们介绍了钢琴、音乐欣赏、合唱和综合音乐理论等课程内容。最后,陈冰教授在现场促成了当地音乐教师合唱队的组建,整个公开课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延续中央音乐学院·2020延安10.15音乐节在志丹为新文明艺术实践中心捐赠乐器时所播撒下的音乐火种,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过长时间的线上沟通与策划实现了本次线下公开课。这是中央音乐学院“火种计划”的践行,之后陈冰教授将继续带领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采取线上线下、讲座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将音乐的火种播撒在志丹的每一寸土地上。


课后,我校一行与志丹县教育局局长、高级中学校长聂德俊,志丹县宣传部副部长曹新建等领导干部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实践志丹基地工作进行座谈,落实“火种计划”——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丹基地工作,根据当地提出的多所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匮乏情况,为他们量身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与每个学校校长深入交流,了解实际情况,策划组织与其相匹配的音乐特色班、民族乐器班等,为当地音乐教育解决实际困难。并对“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 ”志丹方面即将参演的阶段性成果展示进行了进一步沟通。

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丹基地秉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团结汇聚优秀文艺力量,引导广大师生走进志丹,深入生活,传播新思想,服务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青少年及文艺爱好者接受优质的音乐教育,实现“用文艺打通最后一公里”,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丹基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