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歌剧厅成功上演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经典四幕歌剧《波西米亚人》(又名《艺术家的生涯》《绣花女》)。这次演出由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和交响乐团合作完成,主要演员由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担任,合唱由2018、2019级全体同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少年合唱团担任,舞台呈现方式为现代版本。
笔者观看的A组演出,由外教专家马可.贝雷依任指挥,青年教师王慧任导演,女主角咪咪、男主角鲁道夫、画家马尔切洛的扮演者分别由博士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在读生扮演,音乐家舒奥纳、哲学家柯林和画家女友穆赛塔分别由研究生二年级和本科四年级在读生扮演。
同学们通过数年刻苦的专业训练和学习,秉承“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艺术创作原则,将歌剧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大部分演员都演过多部歌剧,也都在国内外声乐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因此他们的演唱技术相对娴熟,意大利语也基本驾轻就熟。
女主角在咪咪唱段的高弱部分和乐句的连贯性上都有出色表现,男主角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和情感性格毫无偏差。他们在上半场的表现略显谨慎,下半场则挥洒自如。非常打动笔者的是,除咪咪和鲁道夫以外的其他主要角色,不仅给予大量对话式宣叙调以清晰生动的交待,还以热情奔放又鲜活适度的表演为主角留出空间;乐队始终能压住“火候”,在指挥的带领下,沉浸其中,娓娓道来;合唱队员们在舞台上或悠闲、或唏嘘,俨然“老戏骨”,他们的诠释为整部歌剧着色不少;舞美简洁大气,阁楼、酒馆、几扇窗、一束光,艺术家的爱情与生命昭然若揭。整部歌剧,从音乐到演唱,从剧情到表演都衔接紧密,一气呵成,毋庸置疑地体现出演出团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准,一句话:“范正儿”!
音乐学院不比职业院团,教师每天都要承担大量繁重的教学工作,学生更要在各种选修、必修课程中汲取营养,因此,他们用于排练歌剧的时间并不充裕,用半年时间做出一部能够完整呈现于舞台,并且在表演、导演、指挥、舞美、服装、道具、灯光各方面都称得上精品的歌剧,实属不易。
回顾2010年至今,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学生先后排演了歌剧作品《狄多与埃涅阿斯》《塞魅丽》《女人心》《伤逝》《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演出版本)《贾尼.斯基基》《灰姑娘》。相比以上剧目,《波西米亚人》的公演,无疑成为近10年来该院歌剧教学成果的丰碑。正如俞峰院长所说:“一直以来,中央音乐学院对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培养极为重视,声乐歌剧系坚持用歌剧排演培养和训练学生,这种歌剧实践将教学延伸至舞台,学生不仅有机会与乐队、指挥、导演、合唱合作,还学习到表演人物和诠释剧情,极大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也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良好基础”。
期待中央音乐学院的歌剧教学,能够继续为全国艺术院校同类专业做出表率,坚持“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艺术创作原则,携手兄弟院校与职业院团,为中国歌剧表演事业打好地基,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