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弦系大二中提琴专业纪贺顺获2022年第二届英国世界古典音乐大奖中B1组金奖(指导教师:王绍武)。
纪贺顺获奖证书
附中中提琴专业高二学生梁弦声在2022年第二届英国世界古典音乐大奖中获得“巴洛克时期作品组”金奖(指导教师:许萌)。
梁弦声获奖证书
附中中提琴专业初三沈修和同学在2022年第二届英国世界古典音乐大奖中获得“巴洛克时期作品组”金奖(指导教师:王绍武)。
沈修和获奖证书


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
王绍武教授(左)
许萌副教授(右)
在2022年第二届英国世界古典音乐大奖中,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大二中提琴专业纪贺顺获B1组金奖,附中中提琴专业高二学生梁弦声和初三沈修和获得“巴洛克时期作品组”金奖。王绍武教授和许萌副教授分别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英国世界古典音乐大奖World Classical Music Awards (WCMA)由欧洲音乐家比赛协会、英国True Art古典音乐数字电视台世界新古典音乐家杂志联合举办,是世界音乐家联盟比赛联盟成员。大赛面向世界各地,旨在发掘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音乐人才。2022年由于疫情影响决赛改为线上进行,为指挥、室内乐、器乐独奏等设置金、银、铜三个奖项。
纪贺顺,2000年出生于青岛,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大学二年级,现师从著名中提琴演奏家及教育家王绍武教授;2014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一年级;2015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办的第三届校友艺术节奖学金制比赛荣获第三名;2018年参加附中举办的第五届奖学金制室内乐弦乐四重奏获第二名;2019年5月获得京津冀高校弦乐技能大赛二等奖;2020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21年5月获得第十一届德国巴登符腾堡音乐烟火国际音乐比赛一等奖,同年加入了维奥维拉中提琴室内乐团;6月获得2021罗伯特•舒曼作品最佳演绎奖国际音乐比赛中提琴青年组第一名;9月获得英国举办的第五届全球艺术家国际比赛青年组第二名;10月获得第四届莫斯科国际音乐比赛弦乐组第二名。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期间历任少年交响乐团和四季乐团副首席、首席。多次受学校委派参加澳门交流演出活动。每年参加国内、外举办的音乐节和大师班,曾受到小提琴中提琴双料演奏家MichaelKugel、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PierreHenriXuereb、法国著名巴洛克小提琴教授StéphanieDeFailly和国际著名的中提琴演奏家教育家Stephaniebaer等多位著名音乐家的指导并获得高度赞扬。
梁弦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提琴专业高二年级学生,师从许萌副教授。
5岁习琴。先后师从柯丽娜教授、王绍武教授,许萌副教授。201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五年级,后升入附中。曾担任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并随乐团参加“京港澳音乐嘉年华”及央视节目录制等活动。曾参加Matthais Buchholz教授等大师班。
沈修和,9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四年级,师从王绍武教授学习中提琴。2018年赴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少年交响乐团(原红领巾交响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合唱团的2018年中共中央春节团拜会演出,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人士精彩表演了交响乐与童声合唱《新春乐》、领唱与合唱《新时代之歌》,代表着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最高音乐水平。同年参加了著名中提琴家MatthaisBuchholz大师班,被评价为“天才少年”。201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中提琴。同年赢得了西班牙LLANES国际中提琴大赛第三名,(第一名空缺)沈修和是这项世界比赛创办以来年龄最小的获奖选手。2021年,16岁的沈修和在俄罗斯莫斯科弦乐大赛:18至21岁,青年演奏家组中获得银奖。2022年在德国德累斯顿艺术家大奖赛中获得青年组器乐独奏一等奖,他还获得了这个比赛器乐独奏组最高成就金奖,他仍是此次大赛中青年组年龄最小的选手。2022年沈修和获得第11届意大利纪念“朱塞佩·拉奇蒂”国际弦乐大赛,19岁以下组的最高分。同年,他在世界古典乐大赛中获得巴洛克组(无年龄限制)一等奖。
王绍武,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第12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党总支书记。获科隆音乐学院Konzertexamen最高演奏博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师从隋克强教授。2002年获得德国DAAD奖学金赴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学习,师从箸名中提琴家Matthias,Buchholz。个人获奖:2019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北京市《职教名师》,2009年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出版了《拉威尔弦乐四重奏》、《德彪西弦乐四重奏》《舍伏契克实用弓法练习》乐谱,首套中提琴DVD教学光盘《康帕努力41首随想曲》。曾组建过“北京四重奏”与“中央音乐学院四重奏”。合作与学习的弦乐大师包括:BorodinstringQuartet、KodaystringQuartet、AmadeusstringQuartet、IsaacStern,NobukoImai、MathiasBuchholz、HariolfSchlichtig、WolframChrist等。培养了100多项获奖的学生。多项大奖实现了中国中提琴在世界舞台上的历史性的突破:2018年第67届德国ARD国际音乐大赛中提琴比赛第一名。2014年美国普利姆罗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2017第52届德国马克诺伊基兴Markneukirchen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2017第32届美国克莱恩IrvingM.Klein国际弦乐比赛第二名。2015年德国柏林MaxRostal马克思,罗斯塔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2019-2020年德国鲁宾斯坦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第二名。2012、2015年奥地利勃拉姆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2012年美国中提琴协会青年艺术家比赛第一、第三名。2008、2010、2019年西班牙Llanes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2008年德国慕尼黑ARD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三名等。培养的学生担任国外众多知名乐团的首席,柏林爱乐乐团、洛杉矶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慕尼黑交响乐团,洛杉矶歌剧院、旧金山芭蕾舞团、多伦多交响乐团,印第安纳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
许萌,留德中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师承于著名中提琴教育家王绍武教授,Matthias Buchholz教授,Nobuko Imai今井信子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德国科隆音乐学院。
入选中共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青年骨干个人项目。2021年作为主编出版了《中提琴重奏——中国作品》乐谱。2020年与钢琴家周莹发行了专辑《勃拉姆斯中提琴钢琴奏鸣曲》专辑。所教学生曾获意大利帕瓦诺娃国际音乐比赛青年组独奏一等奖,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青年组独奏三等奖,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国际音乐节比赛独奏第一名、第三名,英国新箐英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弦乐专业组金奖,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弦乐音乐节比赛弦乐组一等奖,意大利巴列塔之城国际青年弦乐比赛一等奖;奥地利萨尔兹堡“Grand Prize Virtuoso”国际音乐比赛室内乐第一名,马耳他国际音乐比赛少年组室内乐组别第一名;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奖学金制比赛第一名及多项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曾开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作为乐团中提琴首席,曾与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德国Schleswig-Holstein音乐节交响乐团、日本PMF太平洋国际音乐节交响乐团、小泽征尔音乐塾乐团以及斋藤纪念音乐节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包头交响乐团等合作过。曾应邀参加瑞士小泽征尔IMAS室内乐音乐节、意大利Montepucciano室内乐音乐节、上海“我为中提狂”国际中提艺术节、中新室内乐艺术周、中央音乐学院室内乐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应邀到荷兰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同济大学等开办大师班。
我校本科“Infini弦乐四重奏”、附中“云雨弦乐四重奏”荣获MAP-IMC 2022国际音乐大赛室内乐比赛室内乐C组一等奖、室内乐B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指导教师:苏雅菁。
我校“Glittering 弦乐四重奏”荣获MAP-IMC 2022国际音乐大赛室内乐比赛室内乐弦乐四重奏C组二等奖。指导教师:何畅。
在刚刚结束的MAP-IMC 2022国际音乐大赛室内乐比赛中,管弦系本科“Infini弦乐四重奏”(一提琴:陈昕蕾、二提琴:庾潆兮、中提琴:纪贺顺、大提琴:孙亦沛),荣获室内乐C组一等奖。附中“云雨弦乐四重奏”(一提琴:李佳韵、二提琴:易怀硕、中提琴:马宇辰、大提琴:许以),荣获室内乐B组二等奖 (一等奖空缺)。重奏组的成员均中央音乐学院在读学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师、琥珀四重奏成员:苏雅菁老师。
本科Glittering 弦乐四重奏组(一提琴:蔡任淳、二提琴:康耘茂、中提琴:李沫璇、大提琴:王懿)荣获室内乐弦乐四重奏C组(18-22岁组)二等奖,指导教师:何畅老师。
MAP国际音乐大赛,是由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非营利机构——MAP(标地先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面向世界各地音乐家,并享有全球声誉的在线音乐比赛,每年举办两届。大赛向任意国籍和年龄的音乐演奏家、音乐学习者和音乐爱好者开放免费的初赛申请。大赛分为钢琴、弦乐、管乐、声乐和室内乐等不同乐器类别。各乐器科目将以参赛者的不同年龄进行分组评审。
MAP国际音乐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合计两轮),参赛者必须提交视频材料进行初赛申请。决赛获奖者的最终选择,仅基于初赛所提交的相同视频材料。每个年龄组别将选出多位获奖者。
MAP-IMC 旨在鼓励年轻、专业的音乐家在音乐学习与表演领域的健康成长。它还以积极的规则鼓励音乐教育者参与,并以音乐比赛促进音乐教育。我们相信,大赛将为参赛者及其指导老师带来良多的收益,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国际平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并实现梦想。我们的目标是寻找具有杰出个性的音乐艺术家与音乐教育家,并提供奖项帮助他们发展国际事业。
除了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拥有卓越的天赋以外,我们坚信通过比赛还可以找到其他具有强烈艺术个性和舞台形象的表演者。MAP国际音乐大赛的目的是寻找具有专业水平且有才华的音乐表演者,并帮助他们成为国际舞台的一部分。
获奖学生

本科“Infini弦乐四重奏”成员:
一提琴 陈昕蕾(师从岳麟副教授)
二提琴 庾潆兮(师从何畅教师)
中提琴 纪贺顺(师从王绍武教授)
大提琴 孙亦沛(师从马雯教授)
附中“云雨四重奏”成员:
一提琴 李佳韵(师从何畅教师)
二提琴 易怀硕(师从高参副教授)
中提琴 马宇辰(师从何荣教授)
大提琴 许以(师从娜木拉教授)
本科“Glittering 弦乐四重奏”成员:
一提琴:蔡任淳(主科老师:党华莉教师)
二提琴:康耘茂(主科老师:于兵教授、陈允教授)
中提琴:李沫璇(主科老师:曹海副教授)
大提琴:王懿 (主科老师:马雯教授)
指导教师
苏雅菁,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小提琴与室内乐演奏家、琥珀四重奏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马德里国际室内乐音乐学院。
自幼随父学琴,先后师从于赵薇教授、林耀基教授、薛伟教授、Günter Pichler教授。“2013墨尔本亚太国际室内乐比赛”最高奖获得者;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室内乐比赛金奖获得者;全国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获奖者;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小提琴奏鸣曲获奖者;曾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2015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证书;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古驰音乐基金、中央音乐学院奖学金、香港“吴凤洲”奖学金、西班牙Albeniz奖学金的获得者。
她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外重要音乐交流活动,并多次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外领导人演奏。演出足迹遍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丹麦、德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并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外音乐节,包括“蒙特利尔国际四重奏音乐节”、日本“小泽征尔音乐塾”、韩国“国际弦乐艺术节”、蒙特利尔“"JEUX DE CHAISES"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青岛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中韩国际室内乐艺术周”等。
作为教师多名学生及重奏组在国内外赛事中荣获奖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在国内外音乐比赛、全国音乐等级考试中担任评委。
何畅,小提琴和室内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作为新生代的小提琴演奏家,她在众多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包括第九届文华杯全国小提琴比赛第二名、第8届首尔国际音乐比赛第四名(近三十年中国选手最佳成绩)、第一届香港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及中国作品奖,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总决赛第二名、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室内乐杰出奖获得者。
她是首位入选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小提琴博士,也是傅成贤二等奖、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2019年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博士研究生,跟随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童卫东教授深造。
出生于北京,五岁半开始与钟绵驹老师学习小提琴,六岁登台演出。八岁从师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丁丁老师,12岁时在金帆音乐厅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金鸣副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全国比赛中获奖并连续六年获得专业优秀奖,2002年与著名指挥家中提琴教育家何荣教授合作录制了CD维瓦尔第的《四季》并担任《春》的独奏。2006年以附中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和童卫东教授,她曾受邀参加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举办的“中国音乐节”、悉尼举办的亚太地区高等音乐学院联盟艺术交流、连续三次获得全额奖学金参加美国著名梅德蒙特夏令营。她曾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Chung Chi-Yong、陈琳、林大叶、姜金一、Uwe Grodd、蒋雄达、金刚、 柴昊夫等成功合作过。
2016年她暂别教学考入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跟随世界著名小提琴家Midori Goto学习,赴墨西哥和斯里兰卡等多地进行慈善巡演,曾担任交响乐团和巴洛克乐团首席,并成功举办两场独奏音乐会。她的音乐风格细腻甜美并极富感染力,在不同时期和形式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诠释。近年来她受邀为青岛国际音乐节和珠海国际弦乐大师班授课,现场演奏的《茨冈》和《流浪者之歌》广受好评,小提琴大师扎克.布朗和盛中国先生称赞她是极具才华的小提琴家。
近年来她的学生在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蜂鸟音乐节室内乐比赛等赛事中获奖,她本人曾在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文史类三等奖,是中央音乐学院至今唯一获奖的音乐教师。
附中双簧管专业张子涵同学荣获2022年“北方国际音乐比赛”第九届双簧管V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指导教师:方恒健教授。
2022年第九届瑞典北方国际音乐大赛(The North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中,双簧管专业初二学生张子涵同学获得该大赛双簧管v组第二名(一等奖空缺)。
北方国际音乐大赛(The North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由北欧国家音乐家协会主办,是面向全世界不同年龄段音乐家的在线音乐比赛。比赛总部在瑞典,自2017年比赛开始以来,每年分春秋两季。该比赛已经有来自约40个国家、500个城市和200多家音乐机构的3400多名参赛者。今年举办的是第八届比赛,有31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参加了这次比赛。
本比赛希望鼓励更多的年轻音乐家去表演和成长。该比赛为全世界音乐家提供了让他们可以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希望这将有助于培养自信,帮助音乐家实现他们的梦想和潜力,同时发掘更多杰出的艺术家,并提供奖项,以帮助启动国际事业。
本次比赛的目的是寻找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舞台表现力的演员。因此,重点不完全在于表演的纯技术方面,而是兼顾了表演者的艺术魅力。
张子涵,2007年出生于北京, 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参加合唱团,10岁加入史家小学分校管乐团并担任双簧管首席。2020年以双簧管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双簧管演奏家双簧管专业方恒健教授。在方恒健教授系统专业的指导下,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入学以来积极参加校内的室内乐排练,四重奏、五重奏获得优异成绩。
在学习双簧管专业期间有幸得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双簧管专业教授金京春教授、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著名双簧管演奏家林卿教授的指导。
2022年第九届瑞典北方国际音乐大赛(The North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获得双簧管v组第二名(一等奖空缺);2019年荣获北京市东城区第22届中学生艺术节金奖;2018年荣获北京市东城区第20届艺术展演小高组个人金奖奖;2018年荣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暨“中华杯”中国第十二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优秀乐团(银奖)。
方恒健,著名双簧管演奏家,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硕士,中央音乐学院双簧管专业教授,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院长。
1989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师从于王景德教授。199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国双簧管著名教育家白宇教授,自入校起担任4年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以卓越的演奏能力受邀北京交响乐团担任双簧管首席,成为北京交响乐团建团以来最年轻的首席。2001年,方恒健辞去优厚的待遇与颇有前景的工作,赴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RNCM),攻读双簧管专业硕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师从于英国著名指挥家、欧洲室内交响乐团(COE)双簧管首席Douglas Boyd教授、以及英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Jonathan Small教授。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教授双簧管主科与室内乐演奏课程。
方恒健不仅作为卓越的演奏家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他的教学成绩也备受瞩目。任教以来,他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重要音乐赛事中获奖,所揽获的重要奖项有:2013年获英国“Leila Bull oboe Prize”双簧管比赛第一名,该奖项是由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自1958年起为奖励青年双簧管演奏家所设立的权威大奖;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木管五重奏比赛铜奖,此次是金钟奖首次把室内乐项目引入其中,全国几乎所有音乐学院都派出学生和教师参赛,它也代表了目前中国室内乐发展的最高水平。
方恒健多次在国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屡次受邀赴国内外演出交流及讲学。出版音乐专辑数张:2007年受邀录制CD《木管随想——中央音乐学院七大木管演奏家专辑》;2012、2013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分别出版发行CD《方恒健双簧管演奏专辑》、DVD《方恒健室内乐音乐会》等。2012年、2015年两次受邀于国际双簧协会音乐节(IDRS)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受到业界人士高度赞誉。
在此,向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