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先进,示范引领,经过严格评选,国家民委于2023年1月11日印发《关于命名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民委发〔2023〕4号),决定命名283个地方和单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有效期5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为北京市本届5个获评地方和单位之一。



全校师生收看央视播放“自己”的新闻
2023年5月3日至5月4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图书馆、教室等不同学习场所,观看了由国家民委、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在CCTV-1与央视频播放的“团结奋进新时代——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全校师生心情无比澎湃和激动,他们从视频中看到了附中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的动人故事,观看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娜木拉校长作为此次领受颁奖的北京市代表、授牌活动领奖的亲历者,结合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教育工作,以及五一期间由附中在澳门举办的第二届京港澳青少年音乐艺术嘉年华活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给全体学生做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讲座。



播撒民族团结的希望火种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从60年代开始招录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并针对广西、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开办少数民族班,培养出近900名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当中的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名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如今手握传承教书育人的接力棒,回馈党和国家的培养,回报母校的教育,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事业。
学校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针对各学段学生特点,设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成就,深刻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进“五个认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民族团结教育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不断推动完善和积极创造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生活学习校园氛围。同时,用音乐架起桥梁,加强音乐作品创作和文化交流,多个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交响乐团出访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出访欧洲并获得广泛赞誉,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各族青少年昂扬的风貌和文化自信。

为在社会层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在国家民委、北京市民宗委、内蒙古民委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打造“北京民族团结日音乐会”品牌,以音乐会的形式展示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歌舞艺术之美,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载体;学校承办京港两地青少年音乐研习营,组织学生参加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暨边疆民族地区各族青少年北京夏令营活动,协办边疆民族地区各族青少年(北京)冬令营,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继承优良传统,发挥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宣传阵地的社会功能,持续不断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使命担当融入教育教学中,带领全校师生始终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继续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样本,谱写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乐章。

编辑:刘露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