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喜报|我校管弦系、附中多名学生荣获国际赛事佳绩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01

        我校管弦系中提琴专业学生王梦宇在曼彻斯特国际音乐大赛荣获金奖

  指导教师:曹飞副教授



  比赛获奖证书


  比赛获奖海报


  优秀指导教师奖


  曼彻斯特国际音乐比赛(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对所有器乐、声乐、指挥、作曲和室内乐专业开放,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俄罗斯、德国、奥地利等18个国家的223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是对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和卓越的艺术表现的全面考验,旨在发现优秀的音乐人才,为年轻的音乐家们提供在音乐上挑战自身和分享音乐的机会,并为他们的音乐职业生涯提供支持。评委团成员由包括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Nigel Clayton教授、意大利安东尼奥·维瓦尔第音乐学院的Paolo Francese教授、法国夏多布里昂音乐学院Avguste Antonov教授、施坦威钢琴艺术家Svetlana Belsky等共25位国际著名音乐学院和艺术团体的教授和演奏家组成,体现了赛事的公正性、专业性、权威性。


  王梦宇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先后师从姜提老师、梁大南教授。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校管弦系中提琴专业,师从曹飞副教授。曾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上海贺禄汀音乐厅等进行巡回演出。曾成功演出勃拉姆斯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布鲁赫浪漫曲等经典曲目,并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

  曼彻斯特国际音乐大赛独奏专业组金奖;

  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大赛重奏二等奖;

  蜂鸟国际音乐比赛重奏二等奖。

  指导教师 

  曹 飞

  著名中提琴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爱乐乐团中提琴副首席

  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博士

  德国骑熊士音乐出版社签约艺术家

  作为中提琴演奏家,曹飞致力于通过演奏大量中提琴作品传播中提琴的艺术魅力。她经常受邀与国内知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独奏和重奏音乐会,并与诸多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和室内乐团合作演出,包括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小提琴家林昭亮、美ESSEX四重奏、拉赫玛尼诺夫三重奏等。曹飞的演出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精湛的技艺及激情四射的诠释,被海内外媒体称赞为“最具激情和最具表现力”的中提琴演奏家。2013 年10月,曹飞应邀参加第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担任潘德列茨基中提琴协奏曲的独奏。这是该作的中国首演,由潘德列茨基大师亲自执棒,中国交响乐团共同协奏。曹飞娴熟的技巧和自然流畅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潘德列茨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曹飞出版发行的专辑《1919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其中收录了二十世纪两位最为著名的中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克拉克和欣德米特的两首中提琴奏鸣曲。2021年发行勃拉姆斯室内乐作品系列之《中提琴与钢琴二重奏专辑》,勃拉姆斯完整的三首《钢琴四重奏全集》即将发行。

  02

  我校附中初一小提琴专业学生杨青源获2023年第15届比利时亚瑟·格鲁米欧国际小提琴比赛B组第二名

  指导教师:张提教授、王佳稚老师

  


  


  比赛简介

  比利时格鲁米欧国际小提琴比赛创立于2008年,以伟大的比利时小提琴家格鲁米欧的名字命名,是一项为青少年音乐家提供施展才华的欧洲重要音乐赛事,此次比赛是三年疫情过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举行的一次线下大型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预选入选选手共72位,其中B组18位。第一轮入选选手有11位进入决赛。最终获奖选手共5位,分别来自中国、韩国、波兰和日本。大赛评委分别是:

  多拉·施瓦茨贝格(奥地利)

  乔治·图多拉切(罗马尼亚)

  艾丽莎·马古利斯(德国)

  约西夫·伊万诺夫(比利时)

  罗曼·费楚克(捷克)

  穆罕默德詹·图尔季耶夫(土耳其)

  伊戈尔·特卡楚克(比利时) - 评委会主席

  杨青源

  杨青源出生于2010年,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一年级。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先后师从于张提、王佳稚老师。    

  2021年,11岁的杨青源在第四届新加坡国际音乐节—西洋乐大赛中获得专业组第一名,同年获得英国新精英国际比赛第一名。      

  

  2022年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小提琴教育家张提老师。同年9月,他在第四届珠海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周小提琴A组决赛中取得第二名的佳绩。

  指导教师 


  张 提

  生于中国北京,在全国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林耀基、张云璋教授。四年以后,以“唯一全满分的学生”成绩毕业。毕业后任广播交响乐团独奏演员,两年后出国留学,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深造,师从于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教育家金格尔(JOSEPH GNGOLD)、小提琴家尤沃·优润(YOVAL YARON)、基米·洛瑞多(JAME LAREDO)、维克特·丹钦科(VICTOR DENCHENKO)。    1986年,2月在加拿大音乐节比赛中获得全国最高奖项,加拿大总理亲自授予“优秀青年奖”及“加拿大特殊人才奖”。他曾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特别是1990在莫斯科举行的柴科夫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成为该届唯一获奖的华人小提琴演奏家,决赛中被前苏联广播电台评为“对柴科夫斯基作品有深刻理解的最有发展前途青年音乐家”。

  

  近年来,张提始终活跃于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他曾先后在比利时、法国、芬兰、美国、加拿大、中国多次举办音乐会。与欧美各大乐团及国内多位著名指挥合作多场协奏曲音乐会,并在纪念布里顿诞辰100周年,受英国大使馆的邀请,在北京完成了布里顿协奏曲的首演。

  

  作为伊扎伊(YSAYE)一脉相承的传人,张提于北美、中国及新加坡分别成功地在一场音乐会中演奏了伊扎伊的全部六首无伴奏奏鸣曲,并被北美乐评评为“不可思议的创举”,且在2010年成功的举办了巴赫六首音乐会。

  

  2004年底张提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回国后至今其学生多次在国内与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银铜奖累计50余次,其中包括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全国小提琴比赛、德国申塔尔国际小提琴比赛、勋菲尔德国际小提琴比赛、施洛莫·敏茨国际小提琴比赛、CCTV小提琴大赛、莫扎特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先后有8名学生入选BOB创新拔尖人才计划。7次荣获原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教师奖。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教研室主任。


  王佳稚

  中国音乐金钟奖和美国华盛顿国际比赛获奖者,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师。

  《华盛顿邮报》曾盛赞她的演奏“音色圆润、张力十足,在悦耳之余更极具稳定性。” 马友友称赞她“是一位拥有罕见的才华与成就的小提琴家。”

  王佳稚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音乐世家,4岁开始跟随伯伯王百红和爸爸王柏年学习小提琴。200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跟随赵薇教授、张提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2008年,她以小提琴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同年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巴德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著名华裔小提琴家、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伟纲教授以及小提琴大师什穆尔·阿什肯纳西;此外,她还在巴德文理学院攻读了意大利学研究专业。

  2014年,王佳稚全额奖学金考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安妮·卡瓦菲安。

  王佳稚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曾经与莱昂·博斯坦、帕斯卡·维洛特(Pascal Verrot)等指挥合作演出协奏曲,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仙台爱乐乐团、纽约弦乐乐团、美国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韩国富川爱乐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并以耶鲁爱乐乐团首席的身份与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余隆、安震恒(Peter Oundjian)、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等大师合作,与她合作过的独奏家则包括了林昭亮、彼得·塞尔金(Peter Serkin)、Robert McDonald(罗伯特·麦克唐纳)等。

  王佳稚也是一名出色的室内乐演奏家。她曾接受包括上海四重奏、瓜奈利四重奏、 朱莉亚四重奏等世界知名室内乐团体的指导,与许多美国一流的室内乐演奏家合作登台, 并为美国诺顿出版社灌录了室内乐教材。

  王佳稚在2018年归国任教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研室,多次受邀参与了福州国际音乐大师班、青岛国际弦乐大师班、厦门音乐季弦乐周、韩中国际音乐节等一系列国内重要的教学活动。并受邀前往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地讲学演出。她的学生在柯冈国际小提琴比赛、比利时伊萨伊国际比赛、意大利巴列塔之城国际比赛、马耳他国际比赛、吕思清深圳福田国际弦乐艺术周比赛、英国新菁英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韩中国际比赛等众多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王佳稚入围2020获得福布斯中国30U30文娱体育精英榜。


  03

  我校附中双簧管专业张子涵同学荣获维也纳-莫扎特2023国际音乐大赛双簧管青少组第一名 

  指导教师:方恒健教授



  获奖证书


  维也纳国际莫扎特比赛(IMCV)

  该比赛以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内斯·西费勒斯·莫扎特命名,旨在激励年轻音乐家,通过创新新的表演和艺术表达途径来促进音乐研究和年轻音乐家的成长。该比赛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音乐学院学生开放,比赛分为弦乐、管乐和室内乐等音乐类别。 


  张子涵

  出生于北京, 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参加合唱团,10岁加入史家小学分校管乐团并担任双簧管首席。2020年以双簧管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双簧管演奏家双簧管专业方恒健教授。在方恒健教授系统专业的指导下,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入学以来积极参加校内的室内乐排练、三重奏、五重奏等获得优异成绩。

  在学习双簧管专业期间,有幸得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双簧管专业教授金京春教授,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著名双簧管演奏家林卿教授的指导。

  2023年3月获得维也纳莫扎特国际音乐比赛(The International Mozart Competition)青少组第一名;

  2022年9月获得美第奇2022国际音乐大赛

  (The Medici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青年组第一名;

  2022年7月获得第九届瑞典北方国际音乐大赛(The North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双簧管v组第二名(一等奖空缺);

  2019年荣获北京市东城区第22届中学生艺术节金奖;

  2018年荣获北京市东城区第20届艺术展演小高组个人金奖奖;

  2018年荣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暨“中华杯”中国第十二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优秀乐团(银奖)。

  指导教师 

 

  方恒健

  著名双簧管演奏家

  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硕士

  中央音乐学院双簧管专业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院长

  1989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师从于王景德教授。199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国双簧管著名教育家白宇教授,自入校起担任4年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以卓越的演奏能力受邀北京交响乐团担任双簧管首席,成为北京交响乐团建团以来最年轻的首席。2001年,方恒健辞去优厚的待遇与颇有前景的工作,赴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RNCM),攻读双簧管专业硕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师从于英国著名指挥家、欧洲室内交响乐团(COE)双簧管首席Douglas Boyd教授、以及英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Jonathan Small教授。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教授双簧管主科与室内乐演奏课程。

  方恒健不仅作为卓越的演奏家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他的教学成绩也备受瞩目。任教以来,他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重要音乐赛事中获奖,所揽获的重要奖项有:2013年获英国“Leila Bull oboe Prize”双簧管比赛第一名,该奖项是由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自1958年起为奖励青年双簧管演奏家所设立的权威大奖;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木管五重奏比赛铜奖,此次是金钟奖首次把室内乐项目引入其中,全国几乎所有音乐学院都派出学生和教师参赛,它也代表了目前中国室内乐发展的最高水平。

  方恒健多次在国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屡次受邀赴国内外演出交流及讲学。出版音乐专辑数张:2007年受邀录制CD《木管随想——中央音乐学院七大木管演奏家专辑》;2012、2013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分别出版发行CD《方恒健双簧管演奏专辑》、DVD《方恒健室内乐音乐会》等。2012年、2015年两次受邀于国际双簧协会音乐节(IDRS)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受到业界人士高度赞誉。


  04

  近日,由我校管弦系本科学生组成的方舟四重奏(The Ark String Quartet) (第一小提琴:米斯宇,第二小提琴:王家祺,中提琴:陈凌轩,大提琴:张紫涵)获得2022年尤特尔佩音乐奖国际比赛(Euterpe Music Awards)室内乐组银奖;伦敦古典音乐比赛(London Classical Music Competition 2022)室内乐组第二名;2022年维也纳国际莫扎特音乐比赛(International Mozart Competition Vienna )室内乐B1组第四名(第一第三名空缺)

  苏雅菁老师获得比赛的优秀教师奖。



  尤特尔佩音乐奖国际比赛银奖证书

  

  伦敦古典音乐比赛证书


  维也纳国际莫扎特音乐比赛证书

  


 伦敦古典音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


  比赛简介:

  尤特尔佩音乐奖由英国古典音乐公司主办,面向所有国家的歌唱家、乐器演奏家(钢琴、弦乐、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和室内乐口译者开放。在EMA,我们重视具有广阔艺术视野和舞台表现力的艺术家。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有前途的年轻艺术家,并为他们开展国际职业生涯提供支持。世界古典音乐论坛正在柏林举办2022年EMA。

  维也纳国际莫扎特大赛(IMCV)是为了纪念世界上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内斯·沃尔夫冈斯·西奥菲勒斯·莫扎特而举办的,该比赛由8MC音乐管理公司主办,面向世界各地任何国籍和年龄的音乐家、音乐学生,旨在激励年轻音乐家,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让顶尖音乐家和教授评估他们的演奏技巧。比赛还提供了在全球在线平台上表演的机会,以及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场所之一:维也纳音乐厅现场演出。

  

  伦敦古典音乐比赛(London Classical Music Competition 2022)是一项面向全球音乐家的国际在线古典音乐比赛。在钢琴、弦乐、管乐、声乐和室内乐方面向所有国籍和年龄的人开放。每个学科分为不同的年龄类别。比赛寻找有才华的音乐家,他们在表演中具有出色的音乐技巧、强烈的个性和出色的创造力。LCMC 的目标是发现已经达到专业水平的年轻人才和杰出表演者,并成为他们走向国际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方舟弦乐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米斯宇,第二小提琴:王家祺,中提琴:陈凌轩,大提琴:张紫涵。

  成员为中央音乐学院20级、21级本科生。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小提琴与室内乐演奏家、琥珀四重奏成员苏雅菁老师。

  苏雅菁

  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小提琴与室内乐演奏家、琥珀四重奏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2013年,作为琥珀四重奏成员,在“墨尔本亚太国际室内乐比赛”中斩获“弦乐四重奏第一名”、“最佳现代作品演奏奖”和“比赛最高奖”,成为首个在国际职业室内乐比赛中获得首奖的中国弦乐四重奏,实现“零的突破”。同年,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考入世界顶级室内乐学院——马德里国际室内乐学院,并以满分成绩毕业,成为该院毕业的第一组中国弦乐四重奏。

  苏雅菁曾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全国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获奖者、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室内乐比赛金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小提琴奏鸣曲获奖者。曾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2015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证书。

  荣获的奖学金荣誉包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古驰音乐基金、中央音乐学院奖学金、香港“吴凤洲”奖学金、西班牙Albeniz奖学金。

  苏雅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音乐交流活动,并多次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外领导人演奏。演出足迹遍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丹麦、德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并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外音乐节,包括“蒙特利尔国际四重奏音乐节”、日本“小泽征尔音乐塾”、韩国“国际弦乐艺术节”、蒙特利尔“"JEUX DE CHAISES"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美国“格莱美录音协会交流活动”、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国际室内乐音乐节”、“青岛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中韩国际室内乐艺术周”等。

  作为教师多名学生及重奏组在国内外赛事中荣获奖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在国内外音乐比赛、全国音乐等级考试中担任评委。

  苏雅菁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马德里国际室内乐音乐学院。自幼随父学琴,先后师从于赵薇教授、林耀基教授、薛伟教授、Günter Pichler教授。


  05

  管弦系本科四年级古典吉他专业学生安佳瑞荣获环球天才音乐比赛22岁以上(所有乐器)组别金奖

  许拓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教师:许拓老师


  

安佳瑞获奖证书



  许拓老师指导老师奖证书


  比赛简介:

  环球天才音乐比赛(GGMC)是⼀个融汇全球杰出青少年成长和交流的音乐赛事,该赛事是由环球天才大赛组委会主办,评委来自皇家音乐学院、圣保罗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京都艺术大学等院校,以及包含施坦威、雅马哈艺术家。

  安佳瑞

  10岁时师从著名吉他教育家许剑伟老师学习古典吉他。201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讲师、著名吉他演奏家许拓老师,同时受到中国古典吉他奠基人陈志教授的悉心培养和指导。            

  201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古典吉他专业。

  2012年获得第11届中国(珠海)吉他大赛古典吉他少年组第一名、重奏公开组第一名;

  2017年中国(镇江)古典吉他大赛获得公开组第二名;

  2018年第三届Altamira香港国际吉他大赛获得青年组第一名、公开组第三名;

  2019年11月第五届意大利Sanremo国际吉他比赛荣获最高组别第三名,成为该项比赛开办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人;   

  2021年12月泰国国际吉他大赛荣获公开组第一名;              

  2021年12月荣获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音乐比赛(IMMC)22-25岁组别第一名;

  2023年4月荣获环球天才音乐大赛(GGMC)22岁以上组别(所有乐器)金奖。

  2016年受邀参加第五届北京青年艺术节担任表演嘉宾;2018年受邀参加俄罗斯Novosibirsk国际吉他艺术节;2019年受邀参演杭州爱乐乐团在杭州大剧院“夜之歌”马勒《e小调第七交响曲》获得热烈反响。2022年受邀参加深圳湾吉他艺术周暨古典吉他邀请赛,担任演出嘉宾及比赛评委。在校期间多次受到德国吉他教父Hubert Kappel、意大利吉他大师Aniello Desidrio、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吉他教授David Tanenbaum、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Rene Izquierdo、著名吉他作曲家Steve Goss等指导,受到大师们一致好评。


  许拓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古典吉他教师

  4岁跟随父亲许剑伟学琴,后师从陈志教授至今。2000年-2012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荣获第12届维也纳Forum国际吉他大赛第二名,获得中央音乐学院专业优秀学生奖学金,免试保送就读研究生。

  许拓老师多次与国内顶级乐团及指挥家合作,其中包括:杭州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指挥家有:邵恩、林大叶、夏小汤、刘沙、姜金一 、黄屹等。

  2014年,参加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为美国国务卿克里演奏披头士。

  许拓老师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多次出访国外顶级音乐学院举办大师班及音乐会,其中包括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美国乔治亚大学音乐学院等,并多次担任国际比赛评委。

  许拓老师多次受邀参加深圳湾国际吉他艺术节,携手深圳交响乐团首演多部吉他协奏曲,如:2020年亚洲首演四重吉他协奏曲《Interchange》,由世界著名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格莱美奖获得者Sergio Assad创作,该作品提名2021年拉丁格莱美最佳当代古典作曲奖;2021年首演四重协奏曲《Gismontiana》,由世界著名作曲家、吉他演奏家,拉丁格莱美最佳古典当代作曲奖获得者Leo Brouwer创作;2020年首演由中国著名作曲家黄安伦老师创作第一部中国吉他他协奏曲——《走向未来》。

  在教学方面,许拓老师成绩斐然:

  截止目前,许拓老师有学生8人荣获国际比赛大奖十余次(包括美国GFA国际吉他比赛、香港阿尔达米拉国际比赛、意大利圣雷莫国际比赛、泰国国际比赛、莫斯科国际音乐比赛)其中获得国际比赛第一名10次,3次国际比赛第二名,1次国际比赛第三名,1次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奖学金比赛2等奖。

  在此,向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表示祝贺!


  编辑:邸思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