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音乐史学会、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 于2016年11月4-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功召开。在11月5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我校音乐学系共有18名同学分别在学士组、硕士组、博士组三个学历层次中获奖,其中,学士组和博士组包揽“中国古代音乐史”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两个专业的一等奖。如此大规模的集中获奖人次在历届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中都是罕见,可谓是载誉而归!
学士组
奖项 |
姓名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一等奖 |
罗子璇 |
《1927年北京音乐会研究》 |
李淑琴 |
白佳欢 |
《明代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的音乐史料价值》 |
章华英 |
二等奖 |
孟乔 |
《1912—1937年清华大学国乐活动研究》 |
李淑琴 |
张茜 |
《金文达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领域的贡献》 |
陈荃有 |
韩星玥 |
《明末清初李渔的音乐活动探窥》 |
章华英 |
马天源 |
《清代邱之稑< 律音汇考>初探》 |
章华英 |
李月 |
《晚明张大复的曲学活动初探——以< 梅花草堂笔谈>为中心》 |
章华英 |
三等奖 |
刘明 |
《沧海遗珠,功名深藏——一位被历史遗忘的作曲家陈德义》 |
李淑琴 |
吴一凡 |
《“季札观周乐”质疑与辩证——兼论历史事实与诠释》 |
吕钰秀 |
曹晨 |
《明代吴中琴人琴事考》 |
章华英 |
安婧 |
《1972年马思聪在台音乐活动信息整理》 |
蒲 方 |
硕士组
奖项 |
姓名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二等奖 |
晋瑾 |
《张定和重庆时期话剧插曲研究》 |
李淑琴 |
三等奖 |
周东颖 |
《粤剧成型之前的班社及声腔演进》 |
陈荃有 |
博士组
奖项 |
姓名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一等奖 |
张斌 |
《“新史学”视野下黄安伦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音乐创作研究》 |
蒲 方 |
王希丹 |
《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
王子初 |
二等奖 |
牛蕊 |
《从“保卫和平”到“世界革命”——20世纪50-70年代国际关系题材声乐创作研究》 |
蒲 方 |
隋郁 |
《两周越地青铜编钟研究》 |
王子初 |
马国伟 |
《先秦吴越音乐研究》 |
王子初 |
中国音乐史学会论文评选是全国音乐学界最早的学生论文评选活动,现已有30年之久,是颇具成熟的音乐学评奖活动,也是专业权威性较强的评选活动。在史学会以往的论文评选活动中,我院师生也曾多次获奖。之所以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无疑离不开中国音乐史教研组:章华英、蒲方、王子初、李淑琴、陈荃有、吕钰秀等各位老师的严格教学、悉心指导。在此次论文评选中,章华英、李淑琴等老师的多名学生获奖,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当然,也离不开音乐学系全体教师的认真教学,以及中国音乐史专业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他们不仅在全国获奖,在近年来音乐学系举办的“王森论文评选”中,也一直是名列前茅和获奖颇丰的专业。
此外,在本届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换届中,我系中国音乐史教师中有蒲方、李淑琴、汤琼、章华英、陈荃有被推选为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陈荃有还被推选为常务理事,戴嘉枋、王子初两位教授作为史学会顾问。如此佳绩,足以说明我院中国音乐史教学在全国领先位置,其学术的前瞻性和活跃性将对未来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