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学期

NEWS & INFORMATION

新闻与资讯

BOB计划 | 管弦系王温迪获“2018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第三名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8-08-03 15:20:00 更新日期:2023-08-01 10:51:28
 

管弦系本科二年级学生王温迪(指导教师:张提教授)

王温迪在决赛中与哈尔滨交响乐团合作

王温迪在颁奖典礼中与哈尔滨交响乐团合作

  在刚刚结束的2018“爱丽丝与艾伦诺•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The Alice & Eleonore•Schoenfeld International String Competition)中,经过初赛和半决赛的激烈角逐,我校管弦系本科二年级学生王温迪管弦系 (曾入选2012年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计划项目”BOB)成为小提琴组和大提琴组中唯一一名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最终在决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小提琴组第三名及最佳中国作品奖,成为两个组别中最年轻的获奖选手,并在决赛及闭幕式中与蔡金东先生执棒的哈尔滨交响乐团成功合作(指导教师:张提教授)。

2018勋菲尔德国国际弦乐比赛小提琴组获奖名单

小提琴评委会主席让·雅克·康托罗夫教授为王温迪颁奖

部分比赛选手与评委合影

小提琴评委主席让·雅克·康托罗夫教授(左五)、艺术总监薛苏里(左七)、大提琴评委主席大卫·格林加斯(右四)与小提琴组及大提琴组决赛选手

  “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共同主办,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哈尔滨演艺集团、勋菲尔德国际弦乐协会协办,每两年在哈尔滨市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两届。2017年5月,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批准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成为WFIMC联盟成员之一,目前属于国际B类赛事。

  本届比赛收到了来自全球26个国家与地区、80家音乐学院的数百位选手报名(32岁以下),最终仅有四名中国本土学习的选手入围小提琴组比赛,入围选手大部分获得过国际比赛大奖。

  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SISC)秉承爱丽丝·勋菲尔德女士创立的:弘扬音乐文化、挖掘青年音乐人才、促进音乐教育与表演艺术发展精神与宗旨,凭借着哈尔滨独特的人文内涵与地域魅力,是一场荟萃国际知名音乐家和学者;使国内外音乐院校与艺术团体专家及音乐爱好者共聚一堂的音乐盛会。由爱丽丝• 勋菲尔德(Alice Schoenfeld)教授担任荣誉主席,小提琴家薛苏里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让·雅克·康托罗夫教授(Jean-Jacques Kantorow)担任小提琴组评委会主席。小提琴组评审成员为:奥勒·伯恩(Ole Bøhn)、安德烈斯·卡登尼斯(Andrés Cárdenes)、胡坤、鲁道夫·库勒曼(Rudolf Koelman)、格热戈日·克托夫(Grzegorz Kotow)、亚历山大·马尔科夫(Alexander Markov)。

2018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评委会名单

与评委会主席让·雅克·康托罗夫教授(中)、艺术总监薛苏里(右)

  评委评语:“她的演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她还是所有参赛选手中最具有才气和灵气的选手。”

  在此向王温迪同学及指导教师张提教授致以热烈祝贺!感谢他们为祖国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BOB  计划简介

  BOB计划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是我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对入选学生实行特殊的培养模式与艺术实践模式,最终培养出专业上高精尖、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音乐专业人才。

  该项目于2010年正式启动,从2011年开始选拔至今,共有85名优秀学生先后入选。

  学校对入选者实行特殊的培养方案,在学分及常规艺术实践等方面都给予特殊政策。该项目要求学生每年须举办不少于二场个人独奏(独唱)音乐会,并鼓励学生在校外举行音乐会,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大师班、音乐交流等活动。特设立“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资助基金”,对入选者专业学习、艺术实践予以经费支持,并免缴计划期间的学费,为人才培养提供充分保障。

  目前,该项目培养成果显著,硕果累累。不断涌现出如陈学弘、郝一雷、程皓如、曾韵、吕树清等包揽国内外多项专业比赛大奖的优秀人才,并将继续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