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正值秋意渐浓、文化氛围日益醇厚的时节,校工会精心策划并组织教职工前往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进行秋游活动,为教职工们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红楼文化盛宴。
当日早上,参加活动的教职工满怀期待地在学校西门集合。在路上,大家彼此交流着对“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想象与期待,车内讨论气氛热烈,为即将到来的参观活动预热。
抵达“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后,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红楼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这些建筑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保留了古典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设计理念,令人眼前一亮。教职工们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进入幻城。
随后,教职工们来到了戏剧区观赏各类戏剧演出。《只有红楼梦》系列戏剧并非意在对原著进行重新叙述,而是聚焦于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红楼梦》读者与这部作品的联结。在红楼梦宏达的叙事体系里,这里上演着关于“空”与“有”,实与虚,真亦假,宿命论与人定,个体价值与社会规训的种种哲学课题,教职工们通过“大观”的读者视角,沉浸式走进书里,和人物“对话”,大观园和“太虚幻境”虚妄对照的《无常》、十二金钗命运齿轮的《轮转》、读者剧场里宝黛钗爱情悲剧的再现,通过叙事解构,做定站立,移动空间等方式演绎着这部伟大悲剧的戏剧张力。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最大的悲剧往往不是坏人的阴谋,而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观众们深入人物心理,感受到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逻辑里正确,却共同走向了毁灭。
但是它给予所有观者的启示,并非教我们悲观厌世,而是唤起人类深切的悲悯与自省。人生本质或许是“空”的,但正是因为投入了真挚的情感,创造美的体验,生命才被赋予了意义。它让我们反思自己对待爱情、对待他人、对待社会规则以及对待自身生命的态度。在注定走向虚无的终点之前,我们如何更真诚地活着,更勇敢地去爱,更深刻地理解彼此的不同,或许是这部伟大作品留给大家珍贵的思考。
午餐时间,景区内的特色餐厅为教职工们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地道的佳肴,分享着上午观剧的感受。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大家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下午,教职工们自由参观了幻城的其他区域。或欣赏建筑美学,或感受戏剧魅力,戏剧幻城就像是在飓风过后,我们去小心翼翼地收集那些散落的、承载过无数悲欢的“记忆碎片”(即《红楼梦》中的情境与情感),并为它们建立一个非物质的、只存在于戏剧时间和观众内心的“记忆宫殿”。它试图提供的不是世俗的解决方案,而是一种审美的慰藉。正如艺术可以使人暂时超越世俗之外的纷扰,获得内心的平和。在幻城的戏剧体验中,大家目睹并参与了这场盛大的“追忆”,或许能在一片白茫茫的虚无中,升起对生命中每一刻真诚与美好的深切敬意。
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洒下,此次参观活动也接近了尾声。教职工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踏上了返程的大巴车。在车上,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参观活动不仅对《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认知,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和愉悦,感受艺术审美的真挚和美好。同时,通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参观和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提升了教职工团队的凝聚力。
组织此次参观活动旨在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提升大家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校工会根据教职工的兴趣和时间安排,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参观方案,从交通接送、餐饮安排到参观路线规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力求为教职工们打造一次舒适、充实且富有收获的参观之旅。未来,校工会还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教职工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

图片:史付红
文字:陈倩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