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接教育部通知,我院秦文琛、曹晓青两位老师入选2007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今后的三年他们将获得教育部和我院提供的共计20万元的科研资助经费,以资助他们在获批的研究领域和课题方面进行研究。
此项目是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重要的一项人才支持计划,其资助目的是,着眼于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这也是继2004年全国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我院第四次入选这一计划。前几届入选老师分别是何荣、严洁敏、杜泰航、戴亚、薛伟、韩国良、朱亦兵、柴亮。
我院诸位已获资助的入选者分别在民乐、管弦、钢琴不同专业领域;音乐表演形式、乐器形制、新作品委约创作等不同研究侧重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我们也衷心祝贺今年新入选的秦文琛、曹晓青老师能获得此项支持,并在其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二位入选者的简历
秦文琛,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九岁起学习中国民乐。
1987年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朱践耳、许舒亚等先生。 1992 年毕业后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至今。 1998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DAAD)的资助由中央音乐学院公派赴德国跟随国际著名的作曲家 Nic.A.Huber 教授学习, 2001年在埃森国立音乐大学获得了德国最高作曲文凭。
1993年以来,秦文琛创作完成了包括交响乐、民乐、室内乐、艺术电影音乐等大量的作品。德国Recherche现代乐团、法国L'Ensemble Itineraire、柏林交响乐团、意大利Antidogma欧洲室内乐团、日本东京都交响乐团、德国卡塞尔歌剧院管弦乐团、荷兰新乐团、斯图加特室内乐团、奥地利的Ensemble on Line、瑞士凤凰室内乐团等数十个国内外著名的乐团在世界范围广泛上演他的作品。其中包括德国北部电台(NDR)、 德国西部电台(WDR)、法国国家电台(Radio France)、瑞士电台、柏林电台(RBB))、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德国之声电台(Deutsche Welle) 以及大量的国际音乐节等等。
1993年至2002年,先后有七部作品在德国﹑美国﹑日本和台湾举办的国际性作曲比赛中获奖。
2003年北京京文唱片公司为他出版发行了首张个人作品专辑《太阳的影子》。
2004德国电视台为秦文琛摄制了专题纪录片:“Crossover aus China”。 纪录片集中介绍了他在北京的创作、生活、教学情况以及有关创作的访谈。这部纪录片在德国电视台用德、法、英三种语言向全世界播放。这也是德国电视台第一次为中国作曲家做专题介绍。
2005年,秦文琛签约国际著名的 Sikorski音乐出版社。其作品由Sikorski代理、出版并向国际推广。
1998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2006年获文化部授予的“区永熙优秀教育奖”。
2006年,出任世界音乐组织(ISCM)项目中国组的专家,全面负责在中国挑选年轻的作曲家赴德国、美国和非洲进行音乐交流。同时,他还先后接受了日本作曲家协会、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音乐系、德国科隆现代音乐协会以及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邀请进行讲学活动。
曹晓青教授是我国第一位荣获重大国际手风琴大赛第一名的手风琴演奏家。
他自幼学习手风琴,1979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1984年进入天津音乐学院学习,1987年获得全国手风琴比赛一等奖,1988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作为国家文化部派往欧洲的第一位手风琴专业留学生,曹晓青于1992年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赴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深造,2001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德国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最高学位“独奏大师文凭”(德国音乐学院最高学位),由此成为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获得该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1997年6月在德国巴登. 巴登举行的“德国第七届手风琴大奖赛”中,曹晓青以精湛的技艺和杰出的音乐表现力荣获第一名,同年10月在意大利“ 第二十二届卡斯特尔费达多国际手风琴独奏家比赛”中,再次技压群雄获得第一名,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
曹晓青教授先后分别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丹麦、南斯拉夫等国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和讲学活动,并在意大利卡斯特费达尔多、德国克林根塔尔和俄罗斯莫斯科等国际手风琴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工作,受到各界高度评价。曹晓青教授从2000年至2004任教于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2001年被天津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4年3月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建手风琴专业(本科) 。在教学工作中,曹晓青教授以严格细腻、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积极投身、勇于尝试的艺术实践精神赢得了学院领导肯定和业内广泛赞誉,短短两年时间内,所教学生在国际手风琴顶尖比赛和国内重大比赛中摘金夺银,共获得29项第一名和55项重要名次(见前三名获奖记录),其中有8项属我国选手在国际大赛上首次问鼎获奖,受到国际手风琴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为中央音乐学院增光添彩,为我国手风琴事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