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央音在行动

Thematic Website

新闻与资讯

“我的家在日喀则,阿索阿索马里拉” ——记珠峰少年合唱团成立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21-08-08 21:54: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2:18:37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2021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3月中旬

  中央音乐学院首次赴日喀则进行考察。

  4月初

  西藏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廖肯一行抵京访问中央音乐学院,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商定以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基地,在少年合唱团建立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5月初

  “珠峰少年合唱团”第一次线上筹备会,开始线上遴选合唱团员。

  6月初

  珠峰少年合唱团开始活动啦!

  7月初

  珠峰少年合唱团专业老师赴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音乐骨干教师培训。

  7月26日

  第一批志愿者进藏进行合唱团初步建团训练。


  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于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

  因此,合唱团得名“珠峰少年合唱团”。

  接受学校委派,珠峰少年合唱团组建任务由指挥系牵头负责,联合音乐教育学院共同完成,利用暑假期间,派出指挥系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学生谢明桐、音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王子匀赴日喀则进行初步建团训练。

  两名研究生接到任务,分别从广东广州、江苏徐州,辗转两天,奔赴日喀则。这是他们首次进藏,行前,院办王歆主任、指挥系党总支书记陈冰、音乐教育学院书记陈谊对进藏路线、进藏时间、工作安排、特别是应变高原反应、医疗保障补给等等做了充分的动员和准备。两位研究生落地日喀则,接受藏族最高礼遇——洁白的哈达,激动地说:“这白色的哈达代表着圣洁,也代表着期待,更代表着责任,我们一定努力工作,不负众望!”

  珠峰少年合唱团在日喀则教育局组织下,由日喀则市内及周边区县各中小学所遴选出的六十余名学生组成,其中更是包括了离日喀则市260多公里的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孩子们。工作开始,谢明桐、王子匀两名研究生在前期当地音乐老师给予合唱团排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快速熟悉、贴近合唱团里的每一个孩子,注重深入了解并灵活运用藏族歌唱的特点,以科学、高效的方法训练这些从未接触过合唱、甚至缺乏基本音乐教育的孩子们,并与当地音乐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交流沟通,为合唱团日后训练做了长足铺垫。

  此次集训,时间短,任务重,在紧锣密鼓排练的同时,学校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巩子晗老师也在抓紧时间为合唱团首演曲目《我的家在日喀则》量身定做编曲配器,并形成了实时两地线上工作组。大家白天排练,晚上总结,夜里再根据当天的进展调整乐曲的编配,挖掘具有可行性的更佳艺术效果,发现一个好听的领唱声音大家欢呼,有了更好的编配手法大家雀跃!每一个吐字的统一,每一个句法的诠释,一个渐强的推动,一个声部的叠加……对于零起步的合唱团而言,短短五天时间,每一个进步都令人振奋,所有的细节都是大家精心推敲打磨的成果,这是为珠峰少年合唱团量身定做的编配!

  当北京的老师们关切地询问两位学生的身体状况时,他们总是笑着说:“请老师们放心!工作让我们忘记了高原反应,孩子们质朴的眼神、清澈的歌声,是我们最好的精神氧气!”

  最终,工作组全体线上视频全程与两名研究生保持视频通话并予以指导,采取分段分轨录制的办法,通过近10个小时的艰苦卓绝的工作,录制了珠峰少年合唱团第一支单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两位研究生严谨治学、谆谆善诱的工作作风得到当地领导与老师的一致好评,且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称他们“能力出色、作风优良,充分展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训精神!”他们则感慨地说:“感谢学校的信任,感谢日喀则教育局的精心安排与接待,感谢当地老师的配合与协助,更要感谢孩子们的努力与坚持!日喀则之行,让我们身心得到了历练,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责任,知道了肩上的担子,我们会加倍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用自己的专业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让我们在珠峰少年合唱团的美好歌声中,祝愿冉冉升起的珠峰少年合唱团,站得更高、唱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