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音你而爱”——2014-2015学年度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4-09-11 19:13: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28:03

  

  走过炎炎酷暑,走进天高云淡、微风送爽的金秋,中央音乐学院迎来了2014级新同学,迎来了第30个教师节。9月10日上午10点,“音你而爱”2014-2015学年度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在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全体教职工、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2014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加了典礼。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院长王次炤做了重要讲话,教师代表郭文景教授、新入职教师陈曦、新生代表梅第扬相继发言,逄焕磊副书记宣读我校在2013-2014学年在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的表彰决定,郭淑兰书记、王次炤院长向获得表彰的教师颁发奖章。大会由周海宏副院长主持。

  

   
   

  

  

  郭淑兰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党委向辛勤工作全院教职员工及离退休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诚挚问候!向新入校的全体新同学和教职工表示热诚的欢迎。她说考上一流的大学不是最高目标,健康成才是大学学习的奋斗目标。她号召同学们做好自己大学学习发展的规划,健康成才。郭书记指出,要成才,先成人。德育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难以成大器。她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健康成才的关系,鼓励同学们在入校的第一天就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落到实际行动中,立志成才,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郭书记向新同学与新入职教职工提出三点希望:一、树立勤奋求实的学风、教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艺术精神的追求,外化为自觉的行动,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准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认真做事,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新入职的教师要珍惜学院的金字招牌,以认真负责的精神、仁爱之心培养学生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真情真诚真心滋养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以高尚师德、学识魅力赢得学生尊重,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二、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新同学,新老师们均要把崇德修身放在做人做事的首位。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自律;要注重道德实践,从遵守学校校纪校规,到爱护学校一草一木,文明修身,不断磨砺和提升道德素养,做到知行统一,成长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模范。三、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新入校的老师、同学要以实际行动为和谐友善的校风注力,使大家在宽松、和谐、友善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和工作。最后,郭书记希望新入校的老师们同学们继承和弘扬我校校训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深厚人文精神,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高精尖、多样化、国际性的世界一流音乐学院而努力奋进!

  王次炤院长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过去一年来为学校取得一系列成绩而默默奉献、辛勤工作的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员表示深深的感谢!他说,过去一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行政管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新教学楼和新学生公寓,以及即将建成的新音乐厅,为我院的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提供了最优质的条件;同时,我们的教师队伍也空前强大,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人、财、物具备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使命感,也就是人才培养的使命感。

  对于如何成才,王院长向2014级新生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充分利用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图书馆的学术资料,也包括来自学校各个教学领域的音乐会、大师班、学术报告以及每年数十种的音乐节和广泛的国际交流等等。第二,要树立高规格的艺术品位。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和“211工程”建设学校,决定了我校“高、精、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个目标下,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向着一个很高的艺术规格看齐。这个规格不仅是专业化的,而且是国际化的和富有创造性目的的。每一位同学从进校开始就要意识到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自己应该设定的艺术规格。第三,努力培养身心健康的自我塑造能力。中央音乐学院既是一所学术开放、人际宽松的学校,也是一所治学严谨、富有竞争的艺术大学。在这样一个既开放又严谨,即宽松有竞争的大学环境里,作为学生来说特别需要培养自己具有自我塑造的能力。之所以称之为“身心健康”的“自我塑造”,是因为这种“自我塑造”应该在实事求是的、量力而行的心理下去完成的。当我们面对竞争的时候,既要有积极的心态,又要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健康心理。成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出来,包括自主创业在内。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牢牢地把握好属于中央音乐学院的艺术规格。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也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教师代表作曲系主任郭文景教授表达了两点看法。其一,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同学之间的缘分,共同进步。他向支持音乐创作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他们对于作曲系同学创作中不合理的写法能够明确指出。其二是关于创新思维。他以自己上学及工作中的亲历事件启发同学们,当个人诉求与学校规定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他说,为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发展的更好,从教师到行政人员都非常辛苦努力的付出,然而这还不够,他希望同学们能以一种建设性的姿态面对大学生活,共同为搞好学校发展而努力。最后他勉励同学们努力成为栋梁之才,引领我们的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新入职教师代表陈曦发言。他说why are we here? 因为中央音乐学院能给予我们最稳定的平台。我们不仅有着顶级的硬件设施,同时拥有被世界认可的优秀教师,我们的校友遍布在欧美超一流的乐团与音乐学院。陈曦老师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学校老师给予的亲人般的诸多支持,他希望新同学们在这里“享受真爱,精于思考,命运在手,独立人生。且行且珍惜!”

  新生代表管弦系梅第扬同学发言。他表示,学校给了我们展示人生的舞台,给了我们成才的机会,我们唯有好好的去珍惜、把握。我们要学会张扬,不被旧俗束缚,富有拼搏精神;但同时要稳重内敛,慎思明辨,在创新的同时不失前辈的优秀传统。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将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绝不轻言放弃,我们会努力做好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为中央音乐学院注入最灵动的活力。今天我们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为骄傲,明天中央音乐学院将以我们为自豪。

 

    

        
  

  

  “那时1984年,整整30年前,我刚进中央音乐学院时我的导师张前教授47岁,那个时候我就已经觉得他挺老的,我挺小的;现在张老师已经马上要80了,我仍然觉得他挺老的,还觉得我挺小的。30年前王次炤院长在这个筒子楼抱着他那初生的小女儿晃动,那时我觉得他挺帅的,现在我仍然觉得他挺帅的。30年前,杨鸿年教授手里就拄着一个小棍,那时我就觉得他挺老的,需要一个棍儿,现在我觉得他还是那么老,手里还拄着个棍;我估计那时他觉得我挺小的,现在我估计他依然觉得我挺小的。同学们,你们会觉得眼前这个周老师挺老的,30年后你们仍然会觉得我和现在一样老,而我觉得你们挺小的;30年后你们在我心中仍然很小的……中央音乐学院马上75周年校庆了,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开始,一代代老师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培养了很多令人瞩目的音乐专家,我们中央音乐学院的优良传统就在这些老师当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在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动情的话语声中,同学们向来到会场的老教师代表周广仁教授、杜鸣心教授、杨鸿年教授、郭淑珍教授、田联韬教授送上鲜花,这一刻掌声雷动,久久不能停息,表达着同学、老师对以一生奉献中国音乐事业,铸就中央音乐学院辉煌的老一辈音乐家的崇高敬意。

  随后,郭淑兰书记、王次炤院长上台向获得“2013年度上海宝钢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和云峰教授、吴迎教授颁奖,向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的学生吕树清、陈方圆、宋心馨、秦侃如颁奖。获得“2013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的唐建平教授因参加同时间举办的北京市组织的教师节活动,未能出席颁奖大会。

 

  

 

  

  

  大会最后一项是院党委副书记逄焕磊代表学校,向在2013年-2014年度学校重大学术活动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随着那长长的表彰名单的宣读,大屏幕上一幅幅难忘的经典瞬间再现眼前,这既是对过往一年成果的梳理与回顾,更是对师生再创辉煌的激励。

  (一)重要活动

  1.2014年 3月28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赴圣彼得堡参加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成功演出并获教育部赞赏与肯定。

  2.2014年3月30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赴南非开普敦演出获成功。

  3.2014年6月18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大获成功。

  4.2013年10月20日,《李岚清音乐作品集》首发式暨作品音乐会在我院隆重举行。

  5.2013年11月15日,我院与首尔国立大学成功举办“永远记住他们---中国近现代著名词曲作家作品音乐会”,组委会向王次炤院长致信感谢。

  6.2014年6月16日,“中央音乐学院娃哈哈室内乐团”成立庆典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行。

  7.2013年11月19—12月3日,我院声乐歌剧中心排演《阿依达》赴宁波、福州、深圳三地巡演,获得成功。

  8.2014年7与10日,我院师生参加中美人文交流活动并受刘延东副总理称赞。

  ……

  (二)全年获奖

  在2013-2014学年度中,我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院师生共有345人次在468项赛事中获奖,其中附中获奖262项。

  1.于润洋教授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2.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中,于润洋、李晓东获得金奖;吴式锴获得银奖;杨鸿年、苗建华、杨民康、张伯瑜、吴粤北、高拂晓获得优秀奖;

  3.王次炤、袁静芳、苗建华、修子健的“音乐数字化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袁静芳、田联韬、周青青、杨民康、和云峰的“中国传统音乐教材系列”和杨勇、向民、黄蜀青、郭伟国的“中国专业作曲技术理论体系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分别获得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4.叶小钢获得第二届中国艺文奖;

  5.我院在北京市第七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评估中获提名奖;

  6.陈光、邹翔、夏小汤、刘霄等教师入选2013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陈欣若、邹翔、胡瑜、宋玉涛、郐毅、张精冶、高参、谭小棠、杨雪、刘洋、王冠、江洋、朱牧、智圆行方、夏小汤等教师入选2013年北京青年英才计划;

  8.我院计财处获教育部颁发的“综合财务能力建设奖”、“预算执行绩效奖”;

  9.我院校园管理处获市教委颁发的“北京高校2013年度标准化达标学校”表彰;

  10.我院新学生公寓建设工程获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11.在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的各表演赛事中,我院师生成绩斐然:民乐系“圣风组合”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组合类比赛金奖(指导教师:胡瑜);民乐系学生闫国威获得二胡比赛金奖(指导教师:于红梅);声歌系学生王传越获得金奖(指导教师:马洪海);钢琴系学生鹿尧获得钢琴比赛金奖(指导教师:吴迎);附中刘晔老师获得长笛比赛金奖(指导教师:韩国良);管弦系学生吕树青获得单簧管比赛金奖(指导教师:范磊);

  12.附中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获奖262项,其中41人次获得56项金奖。蒋熠颖、荣星舟分别获得德国“申塔尔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年组和2014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小提琴专业少年组第一名(指导教师:张提);郑展博获美国普林姆罗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这也是中国人在这项国际重要的中提琴专项比赛中首次获得第一名(指导教师:王绍武);附中钢琴教学中还有很多同学同时获得多项赛事,如陈学弘荣获第一届“小金钟”全国钢琴比赛和北京国际音乐节钢琴协奏曲比赛第一名、第九届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三名(指导教师:张欣宁);毛俊浩获得第38届意大利“卡斯特费达国际手风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指导教师:曹晓青)等。

  

  “新的学期代表着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憧憬和希望,祝愿同学和老师们在新的起点取得更辉煌的成绩。”在周海宏副院长的祝愿声与同学老师的掌声欢呼声中,大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