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组织 暑期考级工作顺利完成
我院暑期校外音乐水平考级于8月20-28日展开,在考级委员会地精密组织下,在保卫处、校管处、综合楼物业及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无一起安全事故及纠纷。
今年校内的考级工作人数众多,近三万余考生,以每名考生一位陪同家长计算,至少六万人在8天内进入校园,安全工作的压力剧增。对此,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早在7月8日的考级工作动员会上,主抓考级工作的校党委逄焕磊副书记就强调“考级人数稳步增多说明了我校考级的社会认同度,所以考级组织中的头等大事是安全工作问题,所有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都要有安全意识,严格管理。防止孩子受伤,做好预演工作,清除可能的安全隐患,不留死角。酷暑的天气情况下要换位思考,理解家长孩子,要有服务意识。对于突发事件要有应对预案。”考级委员会秘书长李小曼老师在会上介绍了考级的基本情况,强调了考级工作人员的职责和纪律。并在考前带领有关人员把所有考生经过的路线仔细勘察一遍,以确保无安全隐患。
除了抓好安全工作,此次考级也着力提升了服务意识,考级委员会不仅开通了“中央院考级”的微信平台,即时推送考试咨询、考试指导、温馨提示等信息。还特意印制了有“中央院考级”公众联系方式的精美小书签赠送给每位考生,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考级工作 推动高层次精神需求的发展
随着考级规模的逐年扩大,学校根据考级工作需要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保证考级工作质量。本次暑期演奏演唱专业考试:8月20日-24日,钢琴考5天,其他专业考4天,考级人数19000多人,比去年同期多出800多人,其中钢琴考级1万3千多人,占了考级总人数的近七成,说明钢琴专业仍然是学生家长的重要选择。学校组织考官总数84人,其中包括我院著名的教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如陶纯孝、黄佩莹、谈龙建、王建华、朱亦兵、朱牧、胡瑜、智圆行方、王瑟等。考级工作从早晨8点开始到中午12点多,下午13点开始到18点,工作强度很大。考官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认真地评判每一张考卷、每一位考生的演奏(唱)。
音乐基础知识考试:8月25-28日,共4天3晚。初级、中级总考试人数约11600多人,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00人,其中计算机考试人数也达到了2000多人。为了推动外地各考级点更好地开展《音乐基础知识》考试工作,此次考试期间还组织了全国部分考点的负责人来京进行考务工作培训及观摩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收效。
本次考级不止数量在递增,而且考级人群也在丰富,除了少儿占了考试的绝大多数,也有向老龄和低幼儿扩展的趋势。其中50岁以上的大龄考生也不少,年龄最大的有77岁的考生,而年龄最小的仅为4岁半(少儿声乐考生)。尽管不少孩子参加考级是出于升学等其它目的,但更多的人群还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参加考级人群的年龄差异化,反映了当下对高层次精神生活需求范围的人群在扩大。通过考级工作有效推动和引领这种风向是专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规范化、高标准、严要求 考级品牌效应凸显
今年是中央音乐学院开展社会音乐水平考级的第21个年头。我院考级本着普及音乐教育,提高我国音乐水平和国民音乐文化素养的宗旨,经过20年的发展,在考级制度科学化、规范化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比如音乐表演科目的考级前必须取得音乐基础知识考级证书,采用计算机考试等方式。考级整体工作从报名到组织考试、考试成绩查询、证书发放等一系列流程形成了一套科学严密的体系。
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标准、严要求是从本院的专业音乐教育精神贯彻下来的,这一点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青年教师都矢志不移的贯彻在学校开展的各项专业活动中。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丰富精神生活理念等深入人心,推动了艺术教育市场的不断发展,也使得组织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之间不可避免的形成了某种竞争。个别考级考点迎合家长考级攀比心态,甚至出现降低艺术标准等倾向,导致组织考级与参加考级都背离了艺术学习的初衷,这不利于整个社会艺术事业的良性发展。。一些考级辅导老师聊到这个话题,对此这种心理和做法不无忧虑。
谈龙建教授告诉笔者,在她担任考官的其中一个单元(一个上午)的考级中20人中仅有3人获得通过。她说考级的目的不是为了通过,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有些家长之间有攀比心理,导致为了过级而考级,对于孩子真正音乐水平的提高是一种损害。笔者随机采访得知,很多孩子在参加了其他社会机构的考级后,还要同时报名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因为“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难”、“这是一个挑战”。而考级人数的稳步增长说明我院的考级过程科学、规范、有效以及评判的专业、公正、标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考生的认可,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品牌效应愈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