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弦索备考》200周年巡演音乐会”西安行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4-12-30 17:08: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28:15

  为纪念清代古谱《弦索备考》(1814)手抄本200周年,以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之美、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传承为目的,“《弦索备考》200周年巡演音乐会”(西安站)于2014年9月26日晚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厅成功举办。音乐会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我院谈龙建(三弦)、张强(琵琶)、薛克(胡琴)和中国音乐学院林玲(筝)4位教授演出,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主持。

  音乐会上演了《弦索备考》中的《合欢令》、《十六板》、《普庵咒》、《月儿高》、《海青》和《平韵串》6首文武套曲。弦索音乐在四位一流演奏家掐当让空、你强我弱、变奏加花、你简我繁、错落有致、你高我低、疏密缓急、参差变化的出色把玩中,捧托出一道道沁人心脾的中国古代传统文人音乐大餐——时而清雅和缓、顿挫有致,以模仿古琴的手法和韵味为趣;时而雄壮彪悍、器宇轩昂,节奏铿锵,显现出异族风情。时而淡然平和,宁静超脱,使人心静如水;时而灵巧活泼,流利酣畅,一气呵成,富有乡土气息;时而“如同在炎炎夏日里品尝冰柿子,清爽惬意,沁透肺腑……”;时而淡雅清新,潇洒飘逸,颇具文人雅士的艺术品味。这一幕幕美不胜收的音乐画卷,完美地体现了这部华夏古代传统音乐文献的博大内涵。座无虚席的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厅里,人们沉浸在先人的智慧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

  弦索,或称弦索乐,是一种以弦乐器为主的中国传统器乐曲体裁,较多流行于北方地区,故曾有北弦索、南丝竹之说。《弦索备考》,俗称《弦索十三套》,是迄今为止中国器乐发展史上记录最为详尽和完整的一部弦索乐器的演奏谱。现存的《弦索备考》是1814年的手抄本,是清代蒙族文人荣斋等人所编撰。《弦索备考》共有6卷:“卷一·指法汇集谱”、“卷二·琵琶谱”、“卷三·弦子谱”、“卷四·胡琴谱”、“卷五·筝谱”、“卷六·弦索十三套工尺字谱”。1955年著名音乐学家曹安和、简其华将其翻译成五线谱出版。

  1984年中央音乐学院曾经聘请曹安和先生为顾问,以忠实原谱、复原音响为宗旨对《弦索备考》进行首次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性的演奏。1986年1月10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弦索十三套专题音乐会》。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的4位教授以挖掘原谱、复活音响为宗旨,重新启动对于《弦索备考》的深入研究和诠释性演奏。2009年11月14日由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清代古谱《弦索备考》全本音乐会”。此后,由5位教授组成的“弦索老人团”(戏称)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举办了“清代古谱《弦索备考》巡演音乐会”,试图以微薄之力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承袭,并期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今年时值中央音乐学院复活《弦索备考》音响研究30年,谈龙建、林玲、张强、薛克四位教授还将应邀赴天津、沈阳等地高等音乐院校演出。

  (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