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晚,我院和中央歌剧院共同承办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的“我的音乐厅——外国经典音乐欣赏”项目首发式暨作品音乐会,为上千名在京高校学子和音乐爱好者呈现了一台精彩的音乐盛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以及文化部和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首发式和音乐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我国青年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整体素质,根据李岚清同志倡议,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大剧院自2011年起联合组织实施“我的音乐厅——外国经典音乐欣赏”项目。该项目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政府组织、专家推荐、院团实施、社会参与等形式集中介绍外国经典音乐,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项目由蔡武担任策划,董伟、郝平和陈平担任总执行,我院院长王次炤、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担任艺术指导。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主持首发式。文化部部长蔡武发表讲话。文化部、教育部以及国家大剧院领导向在京高校代表赠送了项目音像制品。
首发式上,我院院长王次炤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说,“美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美育”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尤其是通过音乐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是一种最好、最有效方式。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音响把感情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它能够陶冶人心、提升人格,丰富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同时,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思维,它通过丰富的音响形象能够引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文化部委托,在“我的音乐厅——外国经典音乐欣赏”项目中,我院和中央歌剧院具体承担项目第一期录制工作,我院负责钢琴、小提琴、室内乐3个门类共114首作品录制工作,中央歌剧院负责交响乐、管弦乐、歌剧选曲3个门类共172首作品录制工作。他表示,我院将一如既往的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普及高雅音乐做出贡献。
音乐会选取了该项目中录制的六种音乐体裁的代表作品,其中我院薛伟、谢昊明分别表演了小提琴独奏《美丽的罗斯马林》(克莱斯勒)、《当我遇见你》(俄罗斯民歌)和《茨冈》(拉威尔),谭小棠、陈韵劼分别表演了钢琴独奏《c小调夜曲》作品48之一(肖邦)和《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李斯特),另外还有代博、宁方亮、杨一晨、“弦之风云”四重奏组(郭思言、朱可、梅第杨、邱树豪)和由柴亮领衔的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四季”室内乐团(古钢琴沈凡秀)呈现的钢琴三重奏《天使之舞》(皮亚佐拉)、弦乐四重奏《竖琴》(第一乐章,贝多芬)和《四季》之《冬》和《春》(维瓦尔第)。此外,在下半场中央歌剧院表演的歌剧和管弦乐、交响乐片段中,张立萍教授演唱了著名歌剧选段《当晴朗的一天》(普契尼《蝴蝶夫人》)。我院师生精湛的表演技艺和良好的舞台表现,赢得观众们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