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世界音乐周——中国-芬兰音乐国际研讨会”开幕式报道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8-11-03 00:00: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4:06

        2008年11月1日上午9点整,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芬兰图尔库大学及芬兰驻华大使馆主办的世界音乐周——中国-芬兰音乐国际研讨会在我院演奏厅正式开幕,来自两国的多位学者和民间音乐演奏家们齐聚一堂,在中芬两种不同的音乐之间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开幕式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双方代表致词发言,之后是一场短小精致的中芬音乐会。仪式由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为开幕式致词并发表讲话,她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音乐上也不例外,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所举办的中芬音乐国际研讨会无疑会促进两国音乐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并丰富两国的音乐文化。
        芬兰驻华大使 Pekingissa先生随后发表了讲话,认为自1950年建交以来,芬兰和中国一直保持良好的友谊,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频繁。音乐文化也在其中,芬兰政府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中芬音乐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着,音乐学系陈自明教授发表讲话,介绍了芬兰的史诗《卡勒瓦拉》和西贝柳斯及丰厚的文化传统,希望此次中芬音乐对话能够促进两国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并增强两国音乐家和人民之间的情谊。另外,陈自明教授对中央音乐学院世界音乐周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每届音乐周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进行交流将逐渐扩大世界音乐文化在中国的积累,为中国音乐的多元化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之后,原图尔库大学音乐学系主任,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音乐学系教授 Pirkko Moisala发表讲话。她代表芬兰学者及演奏家们感谢中央音乐学院提供这次中芬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希望本次音乐节是两国音乐文化多层次相互理解、交流的开始。
        最后,本次音乐节总监张伯瑜教授发表讲话。他认为,世界各地都有自己丰厚的音乐文化,相互间的对话不光是学术、音乐的接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希望本次音乐节不仅促进两国音乐文化的理解,更有相互间情感的沟通。
        在嘉宾发言之后,中芬之间的对话在中国传统锣鼓乐与芬兰民间音乐的表演中开始。来至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的两位艺术家表演了《牛斗虎》,迎来了大家的满堂彩。之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福音合唱团表演了三首黑人福音歌曲,音乐学系学生苏阳演奏了钢琴曲《门德尔松庄严变奏曲》。最后,芬兰民间音乐队表演了三首作品,把整个会场气氛带入了快乐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