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第二届北京•云南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 首届“中国文化&艺术国际高级研修班”圆满闭幕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5-07-24 17:55: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27:39

  

  2015年7月22日,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701演奏厅内,来自美国、匈牙利、丹麦的30余名夏令营员及研修学员,与中、美、法等著名高等学府的学者、教授及嘉宾们共同为第二届北京•云南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首届“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中国文化&艺术国际高级研修班画上圆满句号。自7月10日至23日持续14天的两项活动,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承办,美国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孔子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孔子学院和法国蒙彼利埃孔子学院共同协办参与。

  

  两场音乐会:中西合璧、你中有我

  

  7月11日,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副主任王永利、全国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张武军、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林萃青、匈牙利罗兰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孔子学院院长郝清新等领导嘉宾与营员、带队老师及中央音乐学院部分师生齐聚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共同为国际音乐夏令营揭开开营大幕。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师生和在丹麦“音乐孔子学院”担任中国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播工作、刚返回祖国的志愿者们,共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中西交流音乐会”。音乐会除有扬琴五重奏《狂想曲》、古琴合奏《梅花三弄》、胡琴二重奏《轻舞飞扬》、吉他独奏《悲歌》、三弦独奏《平沙落雁》等中外经典作品外,还有在中国首演的两首中西乐器原创作品:彼得•帕扎特(波兰)创作的《莫言》(该作品获得第二届音乐孔子学院音乐节暨首届“音乐孔子学院作曲比赛”金奖),以及中央音乐学院赴丹麦志愿者田景伦在丹麦新创作的《千年》,用生动美妙的音乐展示了此次活动“中西合璧”的宗旨。

  

  

   

  

  

  7月22日上午,闭营仪式暨汇报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701演奏厅举行。音乐会上各国学员共同演绎了器乐合奏《茉莉花》和《康定情歌》,以及《小河淌水》《酒狂》《赛马》《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作品。 17日至21日五天,虽说每晚只有2小时的中国乐器体验课,但营员们却在短时间内,学习了古琴、古筝、扬琴、二胡、笛子、琵琶、中阮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专业的Mark(马可)表示:“学习时间很短,但是老师们教的却很专业。从曲目背景到演奏技法,讲解简单明了,弹奏示范到位,所以大家很容易学会。”为何要让外国学生“挑大梁”完成一场中国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刘月宁教授的一句“我们从不推广,我们分享”道出了活动的初衷。

  

  

     
     

  

   

  

  三年多来,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和中央音乐学院院方的积极推动领导下,刘月宁教授与她的团队,以音乐为桥梁,与世界分享中国音乐文化的丰富与美妙。

  

  

   
   

  

   

   

  从“田野”到课堂:点面结合的多层次交流

  

  7月11日起,此次活动的全体营员和带队教师在刘月宁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刘侗院长和音乐系副主任张晓红教授的陪同讲解下,参访了京剧博物馆、中国昆曲教室,并欣赏了中国打击乐、琵琶器乐和中国评书表演等,让初次来到北京的外国营员们直呼精彩!

  

   

  

  

  

  7月12日至17日,刘月宁教授、张乐心博士以及张乐老师与全体营员、教师组成的34人团队,赴云南省红河自治州进行田野考察、学习和交流。营员们在昆明、建水、蒙自、元阳四地参访了建水文庙、哈尼梯田,近距离地感受了建水小调、红河民族民间歌舞、彝族洞经音乐的传统文化魅力,并学习了吹奏葫芦丝和演唱云南民歌。

  

   

   

  

  通过此次云南的田野考察,营员们由中国音乐的欣赏者成为了其中的参与者,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音乐“旅行”,也极大地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地方特色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即将毕业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中提琴硕士Johanna(约翰娜)正为找工作发愁,她认为:此次活动使自己有了宝贵的多元文化经历,对找工作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如果说云南的田野考察和社会调研是一次少数民族音乐的体验之旅,那么7月18日至22日的首届“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中国文化&艺术国际高级研修班则是一次高水平的理论升华。此次国际高级研修班以“思考、实践、分享”为基本精神,以“培养新一代‘中国音乐’与‘中外音乐交流问题’专家,造就未来中美文化艺术领袖”为目标,为中美两国优秀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开阔国际视野、增加跨文化体验、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新平台,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促进世界音乐文化交流不断向纵深发展。

  

     

  

  

  来自美国和中国著名高校的10余位博士生、硕士生,在多位国际知名研修导师的带领下,以“音乐——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对话”为主题,开展6场专题讲座和理论研讨,并在22日举办了“闭幕仪式暨总结报告会”。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林萃青会后表示:“这次活动很好地让两国师生学会了在音乐领域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我们的音乐文化交流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