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29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组长为西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翟志荣。成员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杨永善、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姚盛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杨静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星。参加验收工作的教育部领导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质量监督与信息处副处长吴一。在两天的验收工作中,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采取听取汇报、考察、检查、座谈、访谈、阅读材料和评议分析等方式,对我院“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建设质量和成效等做出了客观、严格、全面的评议。陪同验收的我院领导有王次炤、郭淑兰、李续、徐昌俊、周海宏。
验收考察的第一项内容是听取“十五”期间我院“211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汇报人是王次炤院长。他从“十五”“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十五”“211工程”建设效益分析、学院下一步“211工程”建设的设想和建议三个方面汇报了我院“211工程”“十五”建设的总体情况,并回答了专家组的提问。接下来,专家组参观了我院“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果展。该展览汇集了我院“211工程”“十五”期间在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图片和实物等)。
验收考察的第二项内容是现场考察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专家组先后观看了“211工程”“十五”期间引进人才胡咏言(指挥)、李飙(打击乐)、曹小青(手风琴)、朱亦兵(大提琴)、吴龙(声乐艺术指导)教授的教学排练课,人事处处长喻汲作为主汇报人,向专家组一一介绍了这五位引进人才的教学情况和工作业绩。
验收考察的第三项大内容是现场考察学科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专家组听取了公共课多媒体教室建设情况、乐器(钢琴、打击乐、管乐等)购置情况、教学管理集成系统、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古提琴修复工作室”和“琴弓制作工作室”建设项目以及电子音乐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以上内容的主汇报人分别是教务处处长赵易山、教务处乐修科主任赵东、教务处工作人员王阳、网络中心主任兼图书馆副馆长高颉、提琴制作中心主任郑荃、电子音乐中心主任张小夫)。
除了听取汇报,现场考察,专家组还分别组织召开了两个座谈会:学术带头人座谈会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
最后,专家组与我院领导进行了非正式的、坦诚的座谈。经过考察验收,专家组对我院“十五”“211工程”建设情况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我院“十五”“211工程”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我院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所具有的学术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此次学院接受验收的组织形式较为新颖,无论是对引进人才的介绍,还是就乐器购置情况的汇报,都采取了现场演奏(唱)的形式,非常直观、生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特别对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带来了学科上的发展创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希望我院能够继续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精英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发扬传统优势的同时,对艺术学科的新发展给予一定的关注,在若干个方向上引领新的潮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还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希望我们在“三期”建设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1、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协调好引进人才与本土培养人才、老专家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在发展音乐表演学科的同时,也要加大对音乐学、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扶持。既重视表演实践,也要重视音乐史论和基础学科建设。加强教材建设,重视音乐作品的创作与试奏。各个教学层次的课程建设要有特色。
3、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资金投入要有重点,使“三期”的标志性成果能够更加突出、鲜明。
我院领导认真、虚心地听取了教育部验收专家组的意见,表示完全接受这些意见,在“三期”建设中,将对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予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