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声乐歌剧系排演的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于2005年9月21日在世纪剧院举办了最后一场演出,至此,为这次连续四天的歌剧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此次歌剧《茶花女》的谢幕演出,它较之前几场,有了新的亮点:演员阵容强大,布景更新等,上座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头攒动的观众、雷鸣般不绝于耳的掌声便是成功的最好印证。
在歌剧《茶花女》中,作曲家以一首前奏曲来代替序曲。这段音乐不长,第一个主题是近乎静态的旋律,仿佛是在叙述薇奥列塔的悲惨生活一般,同时又刻画出了她那温柔妩媚的形象;而弦乐器在高音区奏出的悦耳的音响,又使这段音乐显得特别温暖而诚挚感人。乐曲第二个主题的调性与和声都很清晰,旋律的进行也显得十分宽广,它是女主角薇奥列塔纯真爱情的象征。在著名指挥家李心草的带领下,“青交”的演奏显得更为沉稳。接下来的第一幕,布景豪华,艳丽。这一幕中,最为闪亮的应该算是由我院男高音张建一唱起了为人所熟知的《饮酒歌》以及第一幕结束前,我院著名女高音张立萍演唱的咏叹调。这是她第一次自我心灵的陈述,曲调时而激愤,时而忧郁婉转。细腻地描绘出薇奥列塔首次见到阿尔弗雷多后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为以后剧情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戏剧基础。歌剧进入第二幕,在表现父亲阿芒的劝说场面时,男低音袁晨野首次亮相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薇奥列塔在阿芒的劝说下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在这一幕中,出现了吉普赛女郎在酒店中舞蹈,斗牛士欢心鼓舞的表演,这与整个悲剧似乎显得格格不入。但剧作家正是借此刻画了强烈的戏剧冲突,这是整部剧中第一次重大的戏剧冲突。这种情绪的反差让人更加怜悯这个不幸女子的遭遇。第三幕充满了悲凉的情调,巴黎的狂欢节丝毫引起不了男女主人的兴奋,他们团圆,却又即将要天人有别,这种痛楚与闹市中狂欢的人们再次形成了戏剧冲突。
张立萍半说半唱的音调,奄奄一息地向身边的阿尔弗雷多倾诉,感人至深。
总体来说,这场演出十分成功。乐队烘托剧情气氛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至,尤其是弦乐丝丝入扣的悲哀曲调,一次次地沁入听众的心田;而张立萍与张建一的默契配合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薇奥列塔一次次充满悲伤的咏叹调贯穿整部歌剧,道出了她悲惨的一生,令人不由心生怜悯,而阿尔弗雷多由第一幕欢乐的《饮酒歌》到第二幕在舞会上愤怒的指责薇奥列塔的强烈音调,再到第三幕充满忏悔地发出对薇奥列塔最后的歉意,性格鲜明,声声动人。加之各种重唱以及大型合唱的运用都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愿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未来更加灿烂!愿中央音乐学院55周年院庆系列音乐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