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院新闻

音院新闻

钢琴的盛宴——感受“琴心交响”钢琴系及知名校友音乐会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5-12-15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27 15:36:15

        能想象到得到六架钢琴所能制造的巨大音响吗?能想象得到二十四只手在琴键上飞舞的惊人景象吗?能想象得到十二位中国最优秀的钢琴家汇聚一堂的热烈场景吗?就在今晚,2005年12月13日星期二晚七点半,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知名校友鲍惠荞、石叔诚、刘诗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卞萌、李其芳、吴迎、李昕、杜泰航、周广仁、陈比纲、杨鸣、郭志宏、盛原、谢华珍、潘淳(按姓氏笔画排序)为母校中央音乐学院55周年生日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钢琴盛宴:“琴心交响——六架钢琴合奏音乐会”,同时也为广大的钢琴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欣赏和学习的机会。笔者早早进场,等待音乐会开场。
        七点半,音乐会准时开始,第一个上场演奏的是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鲍蕙荞女士,只见她身着金黄色条文上衣面带微笑地走上舞台,在琴凳上稍等了片刻便开始了她那纯熟的演奏,一首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茉莉花》、一首西方现代派作品《黑人舞》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她的演奏风格——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尤其是在演奏《黑人舞》时对音量上的渐强、突弱收放自如,低音区的音色沉稳而不浮躁,让人折服。
        杜泰航是中国优秀的“海归派”青年演奏家,他的演奏除了完美的技巧以外更多地体现了青年人的朝气,一招一式不失大师风范,在德彪西所营造的光和影的音响世界中,他谨慎的使用延音踏板,小心地触键,流淌到我耳朵中的音色是那么柔美,声部之间的音色对比让旋律声部自然凸现,对小琶音的处理更是轻盈、明亮,那一串串音符就像精灵一样在耳边飞过。
        接下来是钢琴家、指挥家石叔诚先生,也许是这双重身份的原因,在演奏中常能看到石先生每到激动时刻,空闲的那只手总会有些许指挥的动作,也许还是这个原因,石先生的演奏体现了他对乐曲的整体驾驭能力。技巧自然不用说,《丑角的晨歌》中,那像是为机器人所设置的超快速的同音反复被他轻而易举的拿下了,《百鸟朝凤》中模仿鸟叫声的装饰音弹奏得非常清楚、音色的控制逼真自然,仿佛小鸟就在音乐厅上空盘旋。

        上半场最后一个上场的是曾经震惊世界乐坛的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先生,多年前一首钢琴协奏曲《黄河》让国人记住了他,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更是曾经为他赢得过世界性的荣誉,今天我们有幸再次欣赏大师的演奏,笔者坐在第一排,看到演奏家的手激动得都有些发抖,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发挥,尤其是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刚开始的几个饱满的和弦一奏响就夺去了我所有的注意力,音量大而不炸,力度达到极大的饱和,踏板踩得也毫不犹豫,对于他豪爽刚强的演奏风格,今晚选择这两首乐曲来演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中场休息时,六架钢琴被搬上舞台,左三台右三台,中间还摆放了指挥台。全场观众哗然,在上半场所制造的激动情绪中继续期待着下半场。
        与上半场不同的是,下半场的两个节目都以合奏的形式来完成。第一个节目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将六架钢琴全用上,而是先以四手联弹的形式演奏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小乐曲,分别是由我院钢琴系教授杜泰航、潘淳、盛原、吴迎共同演奏的舒伯特三首《军队进行曲》和郭志鸿改编的抗日歌曲两首——《二月里来》和《游击队之歌》。值得一提的是郭志鸿老师改编的两首抗日歌曲很有特点,他运用了现代作曲技法,制造了不谐和的音响效果,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抗日歌曲给人们留下的革命印象,略带了些俏皮、活泼的风格,很有味道。
        第二个节目——由美国作曲家格什温作曲,王燕樵改编的《波吉与贝丝》是全场的重头戏。先由改编者王燕樵先生为观众介绍了原作,之后人们欣喜而又惊讶得看着由周广仁老师带领的老中青三代,十二位钢琴家队伍浩浩荡荡的走上舞台,这壮观的景象实实在观众中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改编后的乐曲共分九个段落,有的段落是十二位演奏家合奏的;有的段落是一人主奏,其他人伴奏的;还有的段落是个人独奏的。序曲一开始便已连续的强音先声夺人,充分体现了六架钢琴的在音量上的优势;第二段“酒吧间里”由杜泰航先生演奏了一段漂亮的爵士乐,让人仿佛就置身于美国黑人区的酒吧中,享受着美酒与昏暗的灯光;第三段“在夏日”由周广仁老师完成高声部旋律,将夏日午后那种慵懒的状态用钢琴这样一种音色清脆的乐器表现了出来;第四段“我的男人去世了”,采用了齐奏与轮奏交替的演奏方式营造着一种悲的气氛;第五段“我穷的一无所有”由盛原先生领奏;第六段“恋歌”由吴迎先生独奏,将充满爱意的音符与在场的所有人分享;第七段“黄昏在岛上狂欢”,这是套曲中最热烈的一段,用乐队全奏来形容毫不夸张,六架钢琴齐奏的持续的低音区强音和弦像是在舞台上点燃了一堆篝火,烘托着热情高涨的气氛,我仿佛看到了狂欢的人群,听到了他们的尖叫声,甚至嗅到了烤肉的味道……经过第八段“也许不是这样”的过渡,乐曲到了尾声段落“我走我的路”,完满的结束了全曲,那充满美国风格的优美音符回荡在音乐厅上空。
        乐曲结束后,全场掌声如雷,演奏家们面带胜利的微笑谢幕,观众久久不愿散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昭教授与每一位演奏者拥抱,无论是已经桃李满天下的著名教授,还是刚刚加入中央音乐学院教师队伍的年轻老师,院长的拥抱就像母校博大的胸怀,永远欢迎他们。最后,音乐会在象征着荣誉的鲜花和掌声中圆满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