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是第23个世界嗓音日,主题为“Empower Your Voice-让声音更有力量”。我校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嗓音研究中心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专业活动,通过义诊、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嗓音健康与学术交流的盛宴。

4月16日下午,嗓音研究中心师生在筒一号楼南楼209-212房间举办了面向全校师生的嗓音义诊活动,帮助师生了解自身嗓音状况,提升发声质量。今年的义诊活动共接待了来自声乐歌剧系、音乐教育系、人工智能系、作曲系、管弦系、继续教育学院的师生30多名。他们不但接受了免费的间接喉镜、动态喉镜、嗓音结构分析及发声能力等检测,还得到了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其中,声乐歌剧系和音乐教育系的学生主要寻求解决其专业学习中遇到的歌唱难题,如高音虚、挤卡、发声困难、喉咙不适、易疲劳、嘶哑、无法混声等,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嗓音研究中心师生们的专业解答和建议;而来自其他系别的学生则主要通过此次检测了解自身的乐器状况,增进对嗓音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一位参与义诊的声乐歌剧系学生表示:“通过专业检查,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的嗓音状况,老师给出的建议对我今后的声乐学习很有帮助。”由于前来咨询的同学络绎不绝,需求远超预期,嗓音研究中心特别额外增设了4月18日(周五)半天的义诊时间,以满足更多师生需求。
在嗓音临床实践的同时,嗓音研究中心也致力于理论的探索与分享。为进一步促进嗓音科学的学术交流,4月17日下午,嗓音研究中心师生在琴房楼阶梯教室举办了“第三届嗓音、医学、言语与歌唱青年论坛”活动,搭建起青年学子展示才华、碰撞思想的平台。

参与本次论坛的嘉宾有我校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小兵教授,嗓音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韩丽艳教授,旅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姜峰女士,著名朗诵解说艺术家周扬先生,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燕女士,原解放军309医院耳鼻喉科老主任周凤书医生、中国戏曲学院嗓音医生姜永梅女士,以及我校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潘宇、谷美莲、张远等青年专家和教师,此论坛吸引了近千人线上观看。
论坛开始前,李小兵主任致辞表示:嗓音为“人的第二张面孔”“无形的名片”,作为人类最原始也最珍贵的交流媒介,不仅传递信息,更是情感表达的载体。他回顾了嗓音研究中心自1995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19年并入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后开启的传统嗓音研究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篇章。他系统介绍了嗓音研究中心近年来的重要成就:2020年为全国教师录制的科学用嗓讲座已被纳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服务1500万教师队伍;2021年与北京友谊医院共同发起“艺术嗓音医学与人工智能研讨会”,开创科、医、艺结合新模式;2022年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合作在新华网进行嗓音健康直播,吸引52万多观众;2023—2024年世界嗓音日期间举办“央音嗓音论坛”,邀请国际专家参与;韩丽艳教授两次在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作专题报告,相关研究获中华医学会咽喉嗓音年会优秀论文奖;2024年韩丽艳主任带领中国团队参加了第15届泛欧洲嗓音大会,展示了中国艺术嗓音研究最新成果。李小兵主任特别提到,中心已培养15位跨专业的艺术嗓音及嗓音医学专门人才,他们中的代表今天将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展现世界嗓音日所倡导的敢于表达、勇于创新、愿意分享的核心价值。

随后,青年代表们依次登台分享汇报。此次论坛从校内到校外,有青年教师、青年学生、青年医生共8名,他们的汇报涵盖了嗓音临床发现、国际会议前沿动态、发声科学原理等多领域的精彩内容,展现了嗓音研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
2023级艺术嗓音及嗓音医学硕士研究生姚铭作《歌唱发声前的准备工作》报告,详细阐述了正确的站姿或坐姿、吸气方式、共鸣腔体的打开等科学的发声预备工作对歌唱的重要性;嗓音研究中心青年教师李曙光和2023级艺术嗓音及嗓音医学硕士研究生任英联合分享了《第15届泛欧洲嗓音大会简介》,从大会背景到参会代表,再到大会内容,将国际前沿的嗓音研究动态呈现给与会者;2024级嗓音治疗硕士研究生廖一凡和苏航则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半闭塞声道发声的科学机制与应用》,将复杂的声学原理转化为实用的发声指导;清华长庚医院曲玥博士从咽喉反流的发病率与症状到病因,再到诊断与治疗,分享了《警惕咽喉反流对嗓音的影响》,引起了与会者对嗓音健康的高度关注;清华长庚医院嗓音矫治师费丹棣从合唱群体角度出发,分享了《合唱团员嗓音健康与科学发声》,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提出了相应的嗓音问题和解决方案;最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江真博士的《歌剧音质练习在嗓音治疗中的应用》证明了4种歌剧音质练习的方法,即第四声单音节练习、稳定音高单音节练习、滑音练习和转化练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展示了艺术与医学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
嗓音研究中心不仅关注歌唱领域的嗓音健康,也致力于探索言语艺术中的嗓音应用。为进一步拓展嗓音艺术的多元维度,4月24日下午,嗓音研究中心特别邀请了著名配音演员、朗诵解说艺术家、资深配音导师周扬先生,为师生带来了题为《我创作的三大法宝——真诚、自然、松弛》的专题讲座。作为中国配音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周扬先生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言语艺术的角度解析了嗓音表达的精妙之处,为师生们展示了声音艺术在不同语境下的创造性应用,也为嗓音研究中心“医、教、艺”跨界融合的学术理念提供了新的实践维度。
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嗓音研究中心也注重“走出去”,将科学用嗓的理念和专业知识传播至更广阔的地域。应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邀请,4月26日,嗓音研究中心主任韩丽艳教授赴海南,为当地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科学用嗓的理论与实践的精彩讲座。此次跨校交流不仅展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也为高校间的嗓音教育合作搭建了新的桥梁,进一步扩大了嗓音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半径,体现了中心致力于推广嗓音健康知识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世界嗓音日活动,我校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嗓音研究中心不仅成功响应了“Empower Your Voice-让声音更有力量”的主题,更展现了其在嗓音科学研究、教育与社会服务方面的综合实力。从校内义诊到青年论坛,从引进专家到走出校园,嗓音研究中心以多元化的形式,将嗓音健康理念传播至更广阔的人群,也为嗓音科学的跨学科融合探索了新的路径。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青年研究者和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未来,嗓音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持“科技赋能艺术,艺术启迪科技”的理念,推进嗓音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加强医学、艺术、科技的跨界融合,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嗓音及嗓音治疗专门人才,为增强国民嗓音健康贡献专业力量,让每一个声音都更有力量,让每一个人都更加珍视并使用好自己这张有声无形的名片,实现更自然、更真诚、更自信、更有力的声音表达。
供稿: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
责任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