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无数,掌声不断,恭贺连连!6月14日晚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何荣教授携其弟子以一首自己改编的《草原之歌》把当晚的音乐会推向了最高潮,现场的观众在意犹未尽的兴奋中持续着掌声。一拥而上的鲜花和观众把何荣教授和他的学生紧紧围到了舞台的正中央。周广仁教授在两名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搀扶下笑容满面的上台与全体演员及工作人员合影留念,一幅圆满、欢乐、喜庆的画面又一次定格在了这个难忘的舞台。
本场音乐是由中央音乐管弦系和音乐艺术管理专业联合主办,耶鲁大学校友会协办,是何荣教授在耶鲁大学为期一年的教学访问工作后归国音乐会之一。除了邀请到院校的领导和老师前来参加以外,还邀请到了耶鲁大学校友会及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的朋友前来参加。为了能让外国的朋友和没有音乐背景的校友更容易理解这场音乐会,在演出的同时还加入了多媒体视频,何荣教授及学生在耶鲁大学学习、生活的照片一幕幕在音乐中回放,与其说今晚是一场成功的音乐会,不如说它是一场与学生和校友共同感受幸福瞬间的视听盛宴!
里格和维奥唐这两个不同风格的作曲家都以高超的技术见长,中央音乐学院06级学生吴聪的演奏全神投入,观众在他自我演奏自我陶醉的同时也不禁被他带入了一个中提琴的魅力世界。有些听惯了小提琴音乐的朋友可能初次接触中提琴这样音色的乐器,但是如果能同吴聪的演奏一样沉醉其中,一定能从中提琴深沉的弦乐中找到心灵的共鸣。另外一个同吴聪一样幸运跟随何荣教授出访美国的学生叫王恪居,上半场一首欣德米特的无伴奏中提琴奏鸣曲丝毫没能掩盖住他夺人的锋芒,一首堪称经典的皮亚佐拉《探戈的历史》把音乐会从古典、严肃、激扬的舞台变成了一个轻松的不夜场,吉他的跳跃与提琴的嬉戏时时摆弄着听众的耳膜,没想到颇有大师风范的王恪居拉起这样的曲子来也如此游刃有余。
中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指挥家,何荣教授的号召力不仅仅是几个这样的头衔,曾经在耶鲁大学主修过音乐硕士学位,后又副修过电脑工程、美术设计和工商管理,在进修完乐队指挥之后,何教授又在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了巴洛克时期演奏艺术。在美国这么多年不间断的学习造就了何荣教授独树一帜的演出风格,在中提琴的教学与发展领域之中,何教授早已立下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下半场一首巴哈的《恰空中提琴四重奏》和何荣教授改编的野平一郎的《草原之歌》把音乐会推向了一两个不小的高潮。在何教授的带领下,王恪居、吴聪和李鹏远三人的弓弦时缓时急、时分时合,时而一问一答,时而竞相奏鸣,他们在何教授的带领把一个难得精彩的中提琴室内乐四重奏淋漓尽致的呈现给了观众。
整场音乐会在一首轻快悠扬的民族乐曲中欣然结束,全场的观众如雷的掌声贯彻了整个大厅。也许有的观众是专程来一睹中央音乐学院何教授及其高才学生的风采的,但是那些随意走进来坐下的观众却也被牢牢的钉在了座椅上,很多观众围着何教授和他的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叹道:“没想到中提琴竟然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
6月13日何荣教授率领中国少年室内乐团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办的音乐会已经为此次的归国音乐会打响了火红的一炮,堪称中国最高水平的少年室内乐团由平均年龄仅13岁的中央院附中、附小的天才小音乐家组成,何荣教授作为该团的首席指挥及艺术总监,一次又一次的用他手中的指挥棒向国内外的观众们展示了这些神童们所创造的奇迹。当晚观众络绎,掌声如雷,不少观众表示还未过瘾,17号的演出继续带孩子去音院本部接受如此优秀的古典音乐的熏陶。
继13、14号的两场音乐会之后,6月17日晚7:30,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还将上演一场由何荣教授指挥的中国少年室内乐团的精彩演出,曲目有苏克的《小夜曲》和门德尔松的《d小调协奏曲》,届时将会由我院的青年教师黄亚萌和小提琴家刘宵担任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