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与讲学

演出与讲学

艺术是人一生的积累——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声乐师资培训班蒋大为大师课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0-07-06 00:00: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9:06

  他是一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40年来,他演唱过上千首歌曲和上百部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歌,他的歌声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深受海内外华人喜爱。6月10日下午,他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在综合楼319为该院继续教育学院"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声乐师资培训班学员授课,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音乐工作者,他会讲些什么呢?
  听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要来给自己上课,声乐师资培训班的学员们都兴奋不已,他们以现场播放蒋大为歌曲代表作的方式,欢迎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声乐老师。这些听着蒋大为的歌声长大的学员们,如此近距离地聆听蒋老师的讲课,生平还是第一次。
  见到"名人",学员们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但蒋大为却丝毫没有大牌明星的架子,亲切、随和,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与学员们进行交流和探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将自己40年的歌唱经验与大家分享"。说起来,蒋大为到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声乐师资培训班授课已不是头一次了。当第一次面对这些在基层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学员们时,他曾想要退出。因为他们的专业基础出乎自己的预想。后来,在与继续教育学院领导沟通后,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提高全国音乐师资的专业水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程原本的题目是"如何处理艺术作品--在歌唱中恰如其分地表达感情",但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蒋大为主要讲的是对"歌唱"概念的理解。对于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地方学员来讲,正确理解"歌唱"的基本概念,是提高声乐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
  作为一位有着40年舞台经验的歌唱家,蒋大为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笑称自己基本上是自学成才,虽然没有接受过多少科班训练,但因为爱琢磨,也总结出了几条歌唱的心得,可能算不上什么大道理,但都实实在在。
  他说自己唱了40年的歌,从年轻时觉得唱的挺好,到中年时的"声音危机",再到现在真正感觉会唱歌了,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他认为,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称为艺术,如烹饪、服装等等,艺术是人一生的积累,歌唱亦是如此。
  蒋大为从"什么叫歌唱","用什么方法唱","什么叫做科学的歌唱"这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歌唱"的概念的理解,其中主要观点有三个:

唱歌就是在音符上说话
  作为一位民族声乐艺术家,蒋大为十分重视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他认为,唱歌就是说话的延展,就是在音符上说话,说出高低长短、强弱快慢、各种表情符号。因此,说话是唱歌的基础,把话说"响"了、说"亮"了、说"通"了、说"稳"了,歌也就自然会唱好了。而要做到这一切,科学的发声很重要,

歌唱的科学性
  唱歌就是说话,是有旋律的说话,因此唱歌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顺其自然(呼吸、发声、咬字,等等)就可以了,但有些人却把唱歌和说话对立了起来,说话和唱歌是两个位置。我们平时说话主要靠声带的振动发声,但有些人一唱起来就只靠嗓子了。蒋大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件高级的发声乐器,不仅有音色、音高,还有语言。他认为,语言形成的过程就是制造乐器的过程,喉咙要松弛(不要仅拿喉头唱),声带要积极(闭合振动),声音要统一(包括高低、前后、宽窄、真假)。他告诫学员们,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唱,不要盲目地去模仿别人、一味地飙高音,因为模仿一定会改变自己,弄不好容易发生病变。同时,最好用真声唱,只有真声才是自己的,才有特色,别人才记得住。他强调,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唱法(如"民族"、"美声"等),但无论哪种唱法都有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中国歌和外国歌的唱法各有不同,但歌唱的科学性却是相通的

关于“中国唱法”
  蒋大为认为"民族唱法"的提法不是很准确,因为现在大家所唱的歌曲,大都是以戏曲、曲艺、民歌等民族民间音乐为母体再创造出来的,既包括地方性、民族性比较浓郁的一些创作歌曲,也包括象《长江之歌》这样的艺术歌曲。因此应统一叫做"中国唱法"比较合适。所谓"中国唱法"就是用中国的语言、科学的发声方法,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展现中国的风格。而要唱好中国歌(外国歌曲亦是如此),最重要的就是"字正腔圆"。因此,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情感表达的基础,而科学的发声方法则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桥梁。说的好听了,才能唱的好听。

  歌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光说不练,就成了"天桥的把式"。因此,在课程的后半部分,蒋大为让学员们一个一个上台来唱一下,然后和大家一起为演唱的同学点评。大概是出于紧张,一开始学员们并不是很踊跃,而当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甜头后,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上台演唱。你一首《太湖美》,我一首《乌苏里船歌》,一个接着一个,几乎人人都唱了几句。而他们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基本相似,正是蒋大为在课上所强调的语言和发声(气息)。每当遇到此类问题,蒋大为就让演唱者先把歌词大声念出来,而念过之后再唱,效果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课讲到最后,气氛愈发活跃。蒋大为不仅将自己永葆艺术青春的独门秘诀《十三辙》献给了学员们,让大家如他一样每天坚持练习,还主动提出唱一首自己的代表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作为课程的结束。虽然已经60有余,但一直没有离开舞台的蒋大为宝刀不老、风采依然。
  给专业基础较弱的地方学员讲授歌唱的艺术,而且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难度系数可想而之。要想让课程产生好的效果,就需要找准问题,精炼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蒋大为以其丰富的才学、睿智的思想和深入浅出的讲述,使学员们在歌唱艺术上有如沐浴春风、茅塞顿开。他们记住了蒋老师的忠告:歌唱的基本概念搞清楚了,慢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就有可能达到理想的艺术目标。
  力邀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担任"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声乐师资培训班的授课教师,是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践"名师打造明师"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音乐教育是国家音乐教育事业的基础,而基层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关键在教师。继续教育学院目前正在实施的"明师打造工程",旨在通过聘请优秀师资,向基层音乐教师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