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与讲学

演出与讲学

“当代人文思潮系列学术讲座”之《德勒兹与音乐》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0-04-16 00:00: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9:07
  国内德勒兹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陈永国教授应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之邀于2010年4月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综合楼701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德勒兹与音乐》的主旨学术讲演,这是“当代人文思潮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四讲。
  德勒兹是20世纪一位非常重要的法国思想家,被誉为“概念创制”的大师,他有着丰富的艺术思想,所论涉及美术、音乐、电影诸领域。陈永国教授对德勒兹的思想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著有《理论的逃逸》等多部学术专著。
  陈永国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他首先对德勒兹的思想及其著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千座高原》为例对德勒兹思想中的“块茎”、“辖域化”、“解域化”等核心概念做了详细的讲解。
  陈永国教授从德勒兹的思想出发,梳理并总结了“块茎”的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连结和异质:一个块茎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与任何其他点相连结,而且不是与同质的点相连结。第二个特点是多元性。多元性是块茎的本质。块茎不是树或根那样的结构,所以没有点或位置,而只有线;抽象的线,逃逸线,或解域化,它们通过解域化而改变性质,与其他多元性连接起来。第三个特点是非意指性断裂。块茎可能断裂,某一个部位破裂或破碎,但它将在旧的或新的逃逸线上重新开始。块茎的第四个特点是绘图和移画印花。德勒兹和瓜塔里强调块茎是绘制地图而不是寻踪索迹。块茎的最重要的特点也许是它总是有许多入口,因此也有许多逃逸线。
  之后陈永国教授还专门针对德勒兹的音乐思想、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陈教授认为,音乐是与世界相互解域和再辖域化的一个开放的结构:音乐充斥于世界之中,世界也充斥于音乐之中。并且认为一切伟大的作曲家都敢于并设法打破常规,“在纵向的和谐音与横向的主旋律之间发明一条对角线”。
  有关这次讲学详细内容可见中央音乐学院校园网或中国音乐学网“当代人文思潮系列学术讲座”专题。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