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至5日,全国高校“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人才建设联席会”及中央音乐学院“孔子学院外派人员归国汇报音乐会”等系列学术活动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此次具有开创性及前瞻性的“立体式”学术活动,共举办了2场专题及汇报音乐会;1场学术讲座;2场分享会和2场联席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12月3日,来自全国近20所音乐专业院校、综合类大学音乐学院的领导及专家,首次围绕着“‘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人才培养与机制建设”的主题,展开分享交流与研讨。我校党委书记郭淑兰出席并致辞,她说:目前,国内高校中优秀的中国音乐及艺术人才济济,但缺少适合的国际化实践与培养平台,而与此同时,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又缺少优秀的国际化音乐人才,此次会议,就是在“供”与“需”之间建立培养、输送和选拔的通道,从机制上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国际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上涵盖了“国际交流”与“学生培养”两个领域,可以说是高校工作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必然需要。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的主任刘月宁教授致欢迎词,她欢迎全国的兄弟院校们加入到国际音乐人才建设事业中来,集中优势资源,群策群力,共同为国家文化战略贡献力量。随后,参会代表们逐一分享了各自所在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建设成果,共同讨论制定了“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人才库和工作委员会的相关条例,并就如何构建高效、完善的中国音乐国际化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方式进行热烈研讨。3日当晚,与会代表还参访了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
12月4日,为了将机制建设进一步与生动的音乐实践相结合,一场别开生面“讲故事”的中央音乐学院孔子学院“外派人员”归国汇报音乐会在琴房楼演奏厅举行。在音乐会前,在刘月宁教授的主持下,分别举行了“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人才”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及全国艺术硕士海外艺术实践基地揭牌两项仪式。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马箭飞出席并致辞,他提出:在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工作中,文化艺术将成为重点领域,对高水平的、国际化的艺术人才将有越来越大的需求,同时,他充分肯定了中央音乐学院在国际音乐人才培养与推广领域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民乐系谈龙建教授、外派志愿者代表田景伦、中国“新艺术”音乐作曲家老锣也分别发言。随后,在感动、激励和分享的氛围中,演奏家们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上演了8首传统经典、中西合璧和探索性作品,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此次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承办,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艺术硕士与学位管理办公室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