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网络音乐评论人才培训班”于2023年12月9日上午在京隆重开幕。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秦文琛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天文,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出席仪式。开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贾国平教授主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代表主办方,阐述了首届网络音乐评论高端人才培训班举办的背景和目的。

周海宏表示,在网络时代,科技的发展给予了人人都可发声的便利,这时候更须要“意见领袖”,更须要真正的专家、更须要具有引领性的意见。本届培训班的目的既要培养优秀的音乐理论专家,也要培养能与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音乐评论人才。
周海宏指出,一个优秀的音乐评论工作者应当具备“专业、责任、激情、策略”四方面的素质。“专业”就是要成为真正的音乐专家、发出权威之声;“责任”就是要有使命感和担当意识,要有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自觉意识;“激情”就是要热爱音乐评论事业,全身心投入到音乐评论工作当中;“策略”就是要掌握正确的音乐评论方法,洞悉音乐评论的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民众的需求,最终以音乐评论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他希望学员在培训期间能够怀着最大的热情认真学习钻研,学有所成。

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天文首先向入选此次培训的各位学员表示祝贺,对精心组织、筹备本次培训班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表示感谢。
张天文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音乐行业蓬勃发展,一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构建健康、理性、有序的网络音乐生态,离不开优质理论评论的正向引导,更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音乐评论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与保证。
张天文表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中国音协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音乐评论、加强青年音乐理论评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与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此次培训班,正是中国音协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开阔工作视野,持续推进音乐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与实践。
张天文提出,中国音协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音乐理论评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共同推动包括网络音乐评论在内的音乐理论评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了首届网络音乐评论人才培训班的使命与担当,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和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系统讲述了文艺评论人才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首届网络音乐评论人才培训班圆满举办的期望。
徐粤春指出,本次培训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新尝试,以“产学研”一体的方式,走出高校,联合剧院、主要音乐网络平台等相关单位,建立学术研究和舞台实践、音乐传播的关联,致力培养应用型、实践性音乐评论人才。
徐粤春对学员们提出了四点期许。第一,夯实理论根基,把好网络音乐评论方向盘,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音乐评论把握好方位、方向、方法的根本依据;第二,紧跟时代步伐,提升网络音乐评论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应用规律,以客观、理性、专业、权威的评论引导舆论、引导市场、引导大众;第三,发扬批评精神,弘扬网络音乐空间的新风正气,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引导力,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音乐评论新风尚;第四,加强立德修身,提升修养学养,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传播者和引导者。

最后,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秦文琛宣布首届网络音乐评论人才培训班正式开班。
本次“首届网络音乐评论人才培训班”面向全国公开招生,共招收了来自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44名。这些学员以各大专业音乐院校、综合类高校在校师生、媒体从业者与独立音乐评论人为主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本次培训内容涉及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影响因素、中国文化与音乐评论、批评与批评对象的关系、网络人工智能时代的音乐传播规律、流行音乐的历史与现状、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的评论、专业音乐评论的立场和写作技术等主题。20个培训单元包含了10场讲座、2次现场教学(演奏家现场教学、现场审美点评)以及4场音乐会现场观摩,覆盖专业音乐、流行音乐、音乐传播等当代音乐生活的多个维度。
本届培训班的师资来自专业文艺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评论、音乐出版与大众传媒等多个领域。邀请到了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贾国平,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人民音乐》杂志原主编、著名乐评人金兆钧,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孙佳山,腾讯音乐推荐业务总经理黄昕,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黄宗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兰维薇等专家为学员们授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中央音乐学院充分发挥高水准、高要求的高校引领力量,积极投身于培养文艺评论领军人才队伍、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事业当中,首届网络音乐评论人才培训班的举办,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是对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的积极响应,对推动中国音乐评论人才的队伍建设、完善中国文艺评论工作、推进新时代文艺事业健康繁荣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与长足的历史意义。

供稿:音乐学研究所
编辑:王一聪
责任编辑: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