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季学期

NEWS & INFORMATION

新闻与资讯

《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新书首发式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6-11-23 17:37:00 更新日期:2023-08-01 10:26:06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的新书《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首发式及作品音乐会于2016年11月21日下午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首发式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邢媛媛副编审主持;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赵进军先生,法国大使馆文化处古典音乐艺术官员张磊女士,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广仁女士,法国电力公司总代表马识路先生,珠江钢琴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宁先生分别在首发式上致辞,他们对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周勤龄女士作曲的新书《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俞人豪总编辑代表出版社现场为《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的作曲者周勤龄女士赠送了样书。

   
   

  周勤龄女士,是当代著名的法籍华裔钢琴家、钢琴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莫扎特勋章”获得者。她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师从李翠贞、周广仁教授。20世纪70年代到法国留学,先后跟随杜布瓦•埃克兰、多米尼克•梅尔莱、吕西安娜•马里诺和伊芙娜•洛里奥-梅西安等钢琴大师学习。周勤龄女士是一位活跃在舞前幕后的音乐家,她不仅每年都在全世界各地举办多场音乐会,出任多项国际钢琴比赛评委,还编写钢琴教材。《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就是她为钢琴教学创作的,适合青少年儿童演奏的一套钢琴作品。

  《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是由6首小品组成的一套钢琴组曲。音乐描述了一个叫做伟伟的10岁中国小男孩,初次来到巴黎的所见所闻以及发生的一系列好玩的音乐故事。第一首“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描述了小伟伟漫步在巴黎,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该作品的主题选自作曲家贺绿汀先生著名的《牧童短笛》,周勤龄女士解释说:在她创作这首作品时,这个主题很自然的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想这也许就是一种“缘分”,是她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情缘,也是她和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老院长的一种师生之缘;第二首“蒙娜丽莎的微笑”,描述了小伟伟来到卢浮宫,见到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看这这幅神秘的画像浮想联翩的情感;第三首“铁塔真酷!”是一首爵士风格的小曲,描写了伟伟终于见到了真的铁塔,激动的手舞足蹈的情景,充满了童趣;第四首“小狗罗奇真调皮”描写了伟伟在邻居小女孩琳达的生日晚会上,见到了一只叫罗奇的小狗,这只顽皮又贪吃的小罗奇,见到琳达美味的生日蛋糕,忍不住偷偷地靠近,趁着琳达不备,冲上去叼了一块蛋糕,跑到角落里猛吃起来的滑稽画面;第五首“8月14日在巴黎圣母院的晚祷”,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把伟伟带入了一个庄严的情境。8月15日是天主教的重要节日“圣母升天节”,8月14日为圣母升天节前夕。每年8月14日的晚上,在巴黎圣母院都会聚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宗教信徒,等待着钟声敲响的时刻,信众沿着塞纳河巡行与朝圣,以此来纪念圣母升天;第六首“和平小天使之舞”,是一首四手联弹的小品。伟伟在巴黎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心情愉悦,晚上他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首发仪式之后,由中央音乐学院陈曼春教授指导的4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和附中的优秀钢琴专业学生们,为来宾们现场演奏了《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组曲。可爱的小演员们以“讲解+表演”的形式,生动地演绎了小主人公伟伟在巴黎的有趣见闻。他们精湛的琴艺更是博得了现场嘉宾们阵阵掌声。  

      

  正如赵进军大使对周勤龄女士的评价:她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音乐人、慈善家,是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法国是文化大国,在人文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中国与法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年轻时留法所奠定的良好外交基础,到国学泰斗饶宗颐当选第一位法兰西文学院外籍院士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再到周勤龄女士为中-法音乐文化交流不遗余力做出的努力,都展现了“民间外交”在中-法建交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如果说学者们是用文学语言让中-法文化得以沟通,那么周勤龄女士就是用音符去搭建一座中-法音乐文化的桥梁,她是中-法音乐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