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季学期

NEWS & INFORMATION

新闻与资讯

2016年“第二届全国嗓音医学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6-11-30 15:46:00 更新日期:2023-08-01 10:26:06

  2016年10月28日至30日, “第二届全国嗓音医学论坛”在渤海之滨---天津隆重举行,这是自去年10月“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嗓音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嗓音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医院、艺术院校的喉科医生、嗓音医师、声乐教师、嗓音矫治师、言语病理师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近300人参会。大家针对嗓音的主客观检测、评估方法、声带问题的诊断、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咽喉反流、艺术嗓音的诊断和治疗、嗓音矫治训练原则及其方法的实践和应用、嗓音临床检测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等专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此论坛由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黄永望主任主持。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刘建国同志,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副会长、原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张道行主任,天津市医学会秘书长张河先生,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终身教授蒋家琪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我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副会长、嗓音专委会副主委韩丽艳主任医师也出席了开幕式。

 

  韩丽艳主任应大会邀请在主会场上做了“艺术嗓音的诊断”主旨演讲,她在演讲中再次重申了什么是艺术嗓音、艺术嗓音有哪些特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对声音的要求,同时指出了嗓音临床检测对患有嗓音疾病的演员歌手、对准备从事歌唱表演专业的学员、对艺术嗓音特性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定性和定量的结合、视觉和听觉的联动、艺术与科学的携手”的综合评估方法,并建议大家要从宏观、直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她的演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到会专家的认同。

  受上海蒋家琪教授之邀和推荐,美国嗓音基金会Linda Carroll女士也参加了主会场的演讲,她演讲的题目是“History of Voice Research and Education”(嗓音研究与教育的历史),她指出从古至今人们没有停止过对嗓音的探索研究,从古希腊哲学家希波格拉底到近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的介入以及目前提倡的多学科合作、全球化交流,这是人类认识嗓音、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让我们学会交谈”(We will learn to talk to one another)这是美国Voice Foundation(嗓音基金会)创始人Dr. Gould的嘱托,也是我们未来所要实现的目标。

  此次论坛分“艺术嗓音”和“病理嗓音”两个分会场。我院韩丽艳主任负责“艺术嗓音”论坛的组织工作。嗓音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我院声歌系赵登营教授带病参加了分会场的活动,并做了题为 “对生理条件不匹配的歌唱训练体会”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呼吁声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到这样的会议中来,了解更多的有关发声原理,在涉及歌唱发声问题时,能够有所依据,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发声训练,学生只有通过训练,声音潜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艺术表现力、艺术修养、文学修养才能通过好的声音得到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出学生呼吸方式、脖子、下巴等运动的情况,而艺术嗓音的诊断是声乐教师的另一只眼睛,通过对发声器官检测或嗓音的主客观评估可为声乐教师训练学生、确定声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他形象地把声带和腔体的关系比喻为脚和鞋的关系,同时他指出了目前美声唱法越来越向前唱,而民族唱法越来越向后唱,逐渐走向了平衡的趋势,这是实践和科学带给大家认识上的统一,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我院校友、旅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嗓音专委会常委姜峰女士在“艺术嗓音”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嗓音临床检测对声乐招生选材、发声训练的作用”的演讲,她结合自身近20多年求学、演唱及成功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是要尊重嗓音医师的临床检测报告,她指出由于有些学生的语言习惯不好、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学生自己真实的声音特点,因此让学生了解自己,让声乐教师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声乐教学的前提,特别是在“扩招”的大环境下,只有当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以后,他(她)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因此嗓音临床检测报告是开展声乐教学工作和学习声乐最为关键的一步。她由衷地感谢从事艺术嗓音研究的工作者们,并给予艺术嗓音医学学科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来自美国嗓音基金会的两位声乐教师也是嗓音治疗师的Linda Carroll女士和她的先生WillIam Riley教授在“艺术嗓音”分会场上分别作了“Voice Pathology: Types and Treatment Options”(不同嗓音病理类型的治疗选择),“Four Simple Steps to Vocal Success”(成功歌唱的4个简单步骤)报告,Linda Carroll教授针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轻瘫、紧张性发声障碍的训练方法做了现场示范,并提出了综合治疗建议,包括调整动力-声源-共鸣之间的平衡,加强嗓子的润滑程度,避免反流等。2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声乐老师和医生的William Riley教授(也是著名歌星王力宏的老师)针对什么是成功的歌者首先谈到了嗓音的可重复使用性,即避免声带受伤是首位,遵守运动生理学原理放在第二位,歌唱前一定要进行热嗓运动放在第三位,这也是美国保险公司要求流行歌手必须做到的一件事情,第四不是用最大的力量而是用最合适的力量来发声。每时每刻面对学生时要牢记:姿势要正确,呼吸要用好,要有集中明亮的高位共鸣,身体不能僵硬,不能产生疼痛,避免不必要的紧张。他们的见解与我们的见解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只是他们面对的更多是百老汇音乐剧歌手,与我们接触大量的美声歌手在声音的要求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打开喉咙的问题,比如深呼吸问题,比如声音的投射力问题等,他们都没有谈到。

  

  受此次会议独家赞助商---德国Xion公司之邀,韩丽艳主任30号上午在“病理嗓音”分会场上发表了“音域图的测量”专题演讲,她指出,通过音域图测量,可以评估一个人的发声能力,可以比较不同嗓音类型之间的差别,可以动态观察受损嗓音的功能变化,从而有利于对矫治前后、训练前后的结果对比,有助于职业用嗓者的随访观察,有助于专家给出更为准确的治疗建议,因此,音域图的测量如同耳科的“听阈图”一样,必将成为喉科发声功能检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在艺术院校声乐训练的质量评估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曾毕业于我院艺术嗓音(及嗓音)医学专业的黄露(现在中国聋儿康复中心从事语训工作)、宋佳霖(自己创业成立了“华彩乐章艺术嗓音工作室”)、江真(现在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从事嗓音检测与训练工作)在“艺术嗓音”论坛上分别发表了题为“美国Vocology课程介绍”、“嗓音误用对歌手的影响及矫治”、“肌紧张性发声障碍的嗓音矫治”的演讲,这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嗓音研究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研究实践,因为未来的专业发展重任必将落在他(她)们的肩头,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机会磨练他(她)们,使他(她)们能够尽快成长起来。

  韩丽艳主任在“艺术嗓音”分会场闭幕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希望每一位参会者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进行科研工作,医生要向声乐老师们学习,声乐老师要向医生们讨教,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大家明年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上海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