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我校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系列学术活动: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大卫·赫伯特(David Hebert)教授/博士,围绕“全球化”主题,通过图片和音像的方式,结合中国历史和前沿理论的分析,为校内外师生带来了一场在“全球化”背景下,音乐艺术领域国际发展前沿信息量爆棚的《“全球化”带给音乐学院与音乐家的启示》讲座。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但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音乐家如何积极与世界互动(包括使用最新科技手段),以扩展自己的国际知名度?担任培养音乐家职责的音乐学院应如何发展,才能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坚持传统与民族身份认同”之间取得平衡?这是每一位音乐人需重视、考虑且解决的问题,大卫教授表示:在二元文化论、多元文化论、文化差异论、跨文化论并存的音乐世界格局中,东西方音乐之间的相互诠释,既要坚守本国音乐传统,又要有放眼世界音乐技术的学习能力;既不可固步自封,又要海纳百川,这需音乐家们在“全球本土化”和“全球一体化”中找到自身担任的跨文化音乐角色,正如丹麦音乐孔子学院,虽身处哥本哈根,但通过实践和科技的双重推动,已形成以北欧为中心,覆盖全球的中国音乐的世界传播。
此次讲座,除耳目一新的学术理论知识分享外,大卫教授还在详细介绍了多项国际人文交流项目后,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