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简称非遗中心),于2015年经文旅部(原文化部)批准成立,是学校处级专业研究机构。首任中心主任为张伯瑜教授,现任主任为章红艳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心内设行政办公室、研究室和信息资源部等,另设有学术委员会,由特聘的校内外专家组成。
本中心旨在对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将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渊源与人文精神、宝贵的艺术价值与音乐技法最大限度地挖潜与整理,留存于世并发扬光大,努力在开展创造性研究、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
非遗中心成立以来,组织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首届中央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展演”“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六届应用民族音乐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音乐、教育和社会融入国际研讨会”“第三届国际音乐论坛——互联网时代音乐与舞蹈研究方法”等系列国内外大型学术与展演活动;设立了“‘ 丝绸之路 ’音乐研究与创作”课题,相继委约作曲家创作了11部相关新作品,多次举办了“丝绸之路”新作品音乐会,并出版了作品曲集;“敦煌壁画乐舞图像研究”课题已完成书稿,正待出版。中心建立了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在全国不同地方成立了工作站,并与其互相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包括“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民间音乐”“甘肃沿河西走廊小曲戏音乐”等;先后聘请古琴家龚一、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讲学、开工作坊;开设了《伊朗传统音乐工作坊》《俄罗斯传统音乐工作坊》《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化讲座》《敦煌乐舞的形成及发展讲座》《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范畴讲座》等,并制作了系列课件。中心承担了“弦索十三套”的保护研究工作,并将其申报成为北京市西城区的非遗保护项目。2019年11月创立经典学术品牌活动“音乐遗产与人文精神系列讲座”。2019年12月,成功举办“全国古琴专业教学研讨会”。2020年10月,正式启动《中国音乐遗产地图》项目。
在未来的工作中,非遗中心将继续在整理、传承、研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创作,使中心成为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挖掘、保护的主力军,为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推动和促进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与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而不懈努力!
附: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学术顾问:单霁翔、田青
主 任:俞峰
副 主 任:苗建华、章红艳
委 员:张伯瑜、林谷芳、赵塔里木、李幼平、项阳、安平、贾国平、郝维亚、汤琼、章华英、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