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与讲学

演出与讲学

山风中翱翔的雄鹰——记玻利维亚瓦拉乐团音乐会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0-10-27 10:52: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9:09

  2010年7月8日晚,来自万里之外的玻利维亚瓦拉乐团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为旅居北京的拉美国际友人、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会员以及首都多所艺术院校的师生们展示了极富特色的玻利维亚音乐文化。瓦拉乐团的艺术家们还在当天下午举办了介绍安第斯音乐文化的讲座。

  此次国际音乐交流活动是由中国世界音乐学会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共同邀请玻利维亚瓦拉乐团在我院举办的。世界音乐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自明先生,玻利维亚驻中国大使费尔南多-罗德里格斯先生,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秘书长陈红娣女士等嘉宾出席了音乐会。观众当中还有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东方歌舞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们。

  世界音乐学会会长陈自明教授首先致辞。陈教授特别指出,由于中玻两国在地理及文化上的遥远距离,本场音乐会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在音乐会上,我们既能够听到纯正的玻利维亚及安第斯高原音乐,又能够了解这种音乐文化在今天的最新发展,今晚的精彩演出一定会给听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玻利维亚大使费迪南多-罗德里格斯先生在发言中强调中玻两国需要通过音乐等文化方面的对话进一步相互了解。这次访问的瓦拉乐团由玻利维亚国家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民族音乐学者及优秀演奏家们组成,他们是玻利维亚最好的音乐诠释者,代表了玻利维亚音乐文化中的精华。

  玻利维亚音乐所归属的安第斯高原音乐文化在南美印第安人音乐传统的基础之上加入后来的殖民者西班牙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独特的安第斯高原唱法以及排箫、竖笛、恰朗格等特色乐器为代表的,带有多元文化音乐特征的安第斯风格。

  在本场音乐会中,瓦拉乐团的艺术家们为观众展示了玻利维亚音乐当中的两种形态:一种是代表了土著印第安人传统和印欧混血人传统的经典歌舞音乐类型,如奎卡、阿依玛拉、瓦依诺、塔克阿达等安第斯高原典型的歌舞音乐曲调。其中《古柯》和《塔克阿达》这两首土著印第安人的传统乐曲中各种笛子所演奏的原始节奏、单纯的笛子音色和单一重复的演唱,加上演奏者载歌载舞的表演,似乎把人们带到古老的印加帝国文明中神秘的仪式场景当中。而反映印欧混血音乐传统的《安第斯黎明》、《最后的舞蹈》以及《爱的夜晚》等乐曲则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人声中或高亢或低沉的歌唱和呼喊、类似吉他的恰朗格奔放而浪漫的独奏与空灵缥缈的笛箫音色相互交织,既展现了热情的拉美人火热的生活场景,又描绘了雾霭缭绕的安第斯山林中清丽的风声和自由翱翔的雄鹰画面。

  曲目中的另一种类型是加入了电吉他和键盘电子音色的民间与现代音乐融合而成的新传统风格。其音响或以现代电子乐为背景(如《力量的产生》),或加入摇滚风格的电吉他独奏及爵士乐形式的各个乐器交替即兴演奏(如《希望》),或是以清新舒缓的即兴吹奏突出展示排箫和竖笛的各种特殊音色(如《相遇》)。这些充满活力和现代感的乐曲使我们看到了当今玻利维亚人的都市与山林生活中和谐自然的关系。

  玻利维亚瓦拉乐团的演出不仅反映出精英艺术家们对本国古老艺术传统的传承,而且展现了他们在此基础之上抓住时代的脉搏,结合现代之声的新发展。这些或雄浑苍凉、或清新自然、或热情奔放的乐曲中充满了既朴实又绚丽的生命气息,其中有广袤的高原、翱翔的雄鹰、呼啸的山风、热情的人们,还有音乐带给我们的古老印第安仪式的神秘。这场音乐会就像是一次愉快的安第斯高原之旅,让在场的观众对玻利维亚及安第斯高原的音乐和文化都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并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它们。希望来自安第斯山的天籁之音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在我们的艺术舞台上和音乐生活中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