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与文集:浓缩展示学校改革开放40年办学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央音乐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的音乐教育思想,引领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家,也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下了无数的“第一”,赢得过无数的奖牌、奖杯。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节点上,将珍贵的历史史料通过七个不同主题浓缩呈现,总结展现办学的辉煌成就,展览分为7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春蕾绽放,吹响音乐界改革开放号角。这个板块展示了77/78级高考招生时,邓小平同志给中央音乐学院六位教师的回复,同意扩招的批示的原件图片。中央音乐学院整体上扩招一倍,作曲系则扩招了两倍多,这个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音乐发展,意义非凡。同时还有考试情况、新生音乐会、报纸剪报等珍贵图片展出。
第二板块是:勇于创新,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这个板块主要展示了1985年中央音乐学院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实行学年学分制的史料。同时自1983年恢复硕博培养,1992年培养了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学博士陶亚兵,培养了第一个作曲博士唐建平、第一个指挥硕士俞峰。而近年中央音乐学院推进表演博士的设立,2018年出现了第一个德国指挥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跟随俞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标志着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培养走上新的台阶。
第三板块是:引领中国音乐创作,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这一板块主要展示77/78级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新潮音乐家群体中的代表谭盾、叶小钢、郭文景、瞿小松、陈怡、周龙、陈其钢、陈远林及唐建平、秦文琛的创作情况。这个群体到现在还是引领中国音乐创作的引领力量。
第四板块是:胸怀世界,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展示了帕瓦罗蒂、梅纽因、帕尔曼等众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来访讲学,学校与包括几乎所有世界一流的音乐学院在内的60多所境外音乐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院派出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出访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传播中国音乐。如1979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出访英国、爱尔兰、伊拉克等国家。1986年管弦系本科学生乐团被命名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西欧六国,达50多天。2012年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访问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演出。在华裔作曲家周文中的联系,中央音乐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人才交流签协议。
第五板块是:教学科研,硕果累累,铸就辉煌。1990年林耀基教授的小提琴教学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郭淑珍1997年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音乐教育学院“高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体系综合改革实验”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2009年此项目又获得第六届高等音乐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音乐学系音乐美学集体1993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这些成果的获得,权威教材的出版,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到目前很多学科中央音乐学院仍然居于全国引领地位。
第六板块是:人才辈出,走向世界。这个板块主要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人才在国际上的重要获奖,或者在重要的艺术院团担任主要演员。如,1980年林耀基教授的学生胡坤在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的小提琴家,使中国小提琴在国际比赛中实现了零的突破。1991年俞峰被国家公派葡萄牙参加国际青年挥家比赛,获第一名,这是我国公派指挥选手首次在国际指挥比赛中夺冠,从而实现零的突破。袁晨野1994年获得了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的金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唯一华人获奖。张立萍2004年成功以女主角身份进入世界顶级歌剧院----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纲主演了歌剧《蝴蝶夫人》,进入另一顶级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科文特花园担纲主演女主角。附中培养的钢琴家郎朗、王羽佳在国际上屡屡获奖。
第七板块是:继往开来,砥砺奋进。主要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到十九大和当前中央音乐学院的发展情况。中央音乐学院贯彻党中央的教育政策和文艺政策,在办学方向和地位上的调整。落实中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课比天大”的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如成立音乐创作中心、表演艺术中心和理论研究中心,排演一带一路实景歌剧《图兰朵》,指导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排演歌剧《白毛女》,成立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举办第一届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开展人工智能音乐科技研究等。文化走出去方面,与美国巴德学院签到协议,设立民乐本科教学。音乐服务社会方面,对山西吕梁开展精准扶贫,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双实践走进河北邯郸、北京密云等等。
展览配合前四场论坛,以大量精美珍贵的图片和书谱、唱片、奖章实物、视频展示了学校在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建设成就,激励全校师生鼓起风帆,在新时代继续有所作为。展览的策划和总监是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汤琼教授和院长办公室副主任王歆。
出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成果文萃》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成果文萃》出版工作于2018年6月份启动,俞峰教授任主编,秦文琛教授任副主编,包括的学科有音乐学、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评论四大部分,各部分的负责专家是肖学俊、李吉提、宋瑾、王次炤,参加此项工作的有俞人豪、戴嘉枋、陈荃友、刘康华、贾国平、高拂晓、吴迎、谈龙建、赵瑞林、蒲方、柯扬、何宽钊、唐建平等。经过前期征集、推荐,专家们筛选、复评,选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各个专业方向影响中国音乐学术界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组稿工作,共收到329篇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包括中央音乐学院各专业的老一辈著名教授、中青年学科领军人物及个别青年教师。文集拟分为 6卷,2019年下半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改革开放带给中央音乐学院发展的机遇,通过本次系列活动,全面梳理总结了中央音乐学院40年来的办学经验,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的信心。新时代,中央音乐学院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教育政策和文艺方针,传承好学校优秀传统,发扬改革开放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力争走在世界一流音乐学院前列,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