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12月29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新年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首都各族各界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2024年元旦。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我校师生曾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以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圆满完成任务。今年,应全国政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邀请,我校党委书记于红梅携王丹红、张征、张佳佳、尹飞、王展展、李杨冠宇等师生60余人参加了此次新年茶话会的演出工作,共贺新春、共期未来!
(点此查看视频。)





华章贺新春 文脉颂千年
一曲国乐,千年风雅,诉说着中华文化美美与共、协和万邦;一曲国乐,千载传承,流溢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曾经的黄钟大吕,今日领奏出雄伟的交响;曾经的文明古国,今日革故鼎新、民富国强!
《风雅千年》由我校作曲系教授王丹红作曲,领衔主奏为我校于红梅教授,及青年教师尹飞、博士研究生王展展、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中山、我校校友孟霄,由同为知名校友的指挥家彭家鹏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进击打击乐团担任协奏。作品以器乐合奏的形式,勾勒出千年古韵,彰显出文化自信,以多元音乐的交织交融,见证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开放与包容。作品将千年回响的华夏正声、文化荟萃的汉唐盛世、砥砺复兴的当代华章娓娓道来,绘就了万里河山、浩浩汤汤的壮美画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琴瑟声声,浑厚绵长。从远古回响的千年陶埙,到钟鼓磬筝的华夏正声,千年前的文明初音奏出的是“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第一意境;于红梅的胡琴独吟将人们带到汉唐盛世,寥寥几笔,勾勒出想象中的西域意象,重现了丝绸之路初始的交流图卷,两根琴弦,奏出动人心魄的旋律,拂过绵亘万里的千种风情。琵琶、唢呐、手鼓相继出现,展示了对西域文化包容吸收、交融交汇的第二意境;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铿锵合奏,气势恢宏愈显荡气回肠,奏响了美美与共、协和万邦的盛世华章,抒发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开启了走向伟大复兴的第三意境。巧妙的调式变化、水到渠成的完美演奏,印证了古与今的时空转化;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交融,展现了探索、创新、包容、开放的精神面貌,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描绘了文化的腾飞、大国的崛起,气势磅礴的复兴气象和前所未有的自信自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涵养过辉煌灿烂的文明,才能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章;只有经历过波澜壮阔的百载征程,才能将千秋伟业扬帆远航;只有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滋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少年负壮气 旭日正东升
旭日东升,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祖国未来,华夏传承万里江山。中国少年,重任在肩,勇毅向前。少年强则中国强,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少年当立凌云志,奋进逐梦揽星辰。由我校张征教授编配,指挥系大四学生范沐涵执棒学校附中附小优秀学生组成的管弦乐团、香港亚洲青年弦乐团以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平天使艺术团、北京一七一中学金帆合唱团共同带来的《中国少年》将演出推向了高潮。作品以《红星歌》作为开篇序曲,以《鼓浪屿之波》作为响亮的中篇,以《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结束的献礼。中国少年奏唱出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勇敢坚毅,是亲情无法割断的骨肉情长,是青山绿水、姹紫嫣红的祖国大美山河。青春年少的面庞激荡的是时光不老,青春正好的绚丽风采,唱响的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奏出的是“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和不负未来的青春担当。
作为《中国少年》的协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的优秀学生以精湛的技术、充沛的感情、丰富的表现力赋予了作品更加浑厚、激荡的生命力,展现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初心未改、本色不变的精神面貌和“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的青春力量!

初心行致远 砥砺再出发
此次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参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对我校师生精湛的艺术水平和优良的作风表示赞赏。接到文旅部来函后,学校高度重视,校领导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多次关心演出工作,从作品选择到演出呈现,数次指导,严格把关。校长俞峰亲自赶赴排练现场,对节目进行审查、部署和指导。俞峰指出,要以高质量、高水准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呈现出彰显中国风采、传递文化自信的音乐盛宴。作为参演艺术家和带队领导,党委书记于红梅带领学校参演师生团队,以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凝心聚力完成每一次排练审查。她表示,学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全身心投入到文艺演出的排演工作中,力求用最精美的演出书写奋进新征程的恢弘气象,尽展大好河山的新春图景。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此次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重要演出任务,是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中央音乐学院一直以来坚守使命、全方位育人、一体化教学的又一生动实践。从演出层面看,汇聚了民乐系、作曲系、指挥系、声乐歌剧系、管弦系等系别,作曲、编配、指挥、表演,各个方向均有涵盖,再一次体现了我校创作与表演相互关联、完美结合的专业优势,同时,也践行了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音乐栋梁之才的初心使命;从文化层面看,学校既发挥着赓续传统音乐文化的使命,以高质量的创作让中西乐器和鸣讲好中国故事,绽放别样魅力,尽展文明风采,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从文明层面看,学校不断搭建文化桥梁,促进文明互鉴,《风雅千年》从创到演,呈现出的正是中华民族奔流浩荡的历史长河,秉持的正是“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正确道路。


于红梅书记在演出结束后表示:
在全国政协2024年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中,我校六十余名师生有幸受邀参加了创演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师生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精益求精的艺术水准,精彩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这是学校师生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政协,全面展示创作、表演和教学成果的综合汇报,凝聚着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中央音乐学院全校师生,对党和国家的崇高敬意和感恩之心,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新年祝福,更展现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坚强勇气和坚定信心。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器乐合奏《风雅千年》作曲王丹红:
这是我第四次参与政协茶话会的音乐创作,这次最为艰难,原创性也最大。《风雅千年》,奏黄钟大吕,扬雅乐正声,是这首乐曲的主体风貌。音乐中将琵琶、古筝、二胡、唢呐、中国大鼓这几件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融为一体,即洋溢“丝路”之音也展示恢弘汉唐气象。表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特性,也锐意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风貌。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少儿奏唱表演《中国少年》编配张征:
此次,我非常荣幸作为音乐创作团队的一员,参与了全国政协2024年新年茶话会的文艺演出活动。少儿奏唱表演《中国少年》是将3首经典歌曲以器乐、声乐表演的形式串联,作品经历了多次修改、调整和打磨,力求精益求精,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难得而宝贵的创作经历。感谢学院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指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附中附小同学们的精湛演奏!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教授,附中参演团队带队老师金京春:
2024政协新年茶话会落下帷幕,在学院领导、附中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周密部署下,附中参演团队以昂扬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演奏技巧完美奉献出了少儿奏唱节目《中国少年》!展现了我院学生的风采,并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热烈的掌声!没有辜负学院领导的嘱托,圆满地完成了这一重要的演出任务!作为参与的教师,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在此,向付出辛苦努力的教师与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敬意!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器乐合奏《风雅千年》打击乐演奏尹飞:
非常荣幸第三次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每一次踏上这方舞台,我都深感荣幸之至。尽管这个舞台的面积并不算大,但它却是国家最高规格的演出场所之一,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和文艺工作者,能够参与其中,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荣耀。本次参演的作品是王丹红老师精心编创的《千年风雅》。这部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华夏古韵与丝路风情,展现了汉唐盛世的雄浑气象。能够在这个舞台上,与诸位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携手合作,共同为国家领导人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族音乐盛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充实。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增强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大四学生,少儿奏唱表演《中国少年》指挥范沐涵:
能够作为指挥参演全国政协2024年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誉。作为指挥,真切地体会到我带领大家演奏的音乐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红星歌”照耀我们砥砺奋进的方向,“鼓浪屿之波”维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可分割,我们把对祖国最真挚的爱融进了这次表演。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们热烈地鼓掌,我和同学们都非常激动。作为一名青年指挥、青年学子,感谢学院、指挥系老师对我思想品德以及专业能力上的培养;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要在日后的艺术实践中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这是勇毅前行、砥砺奋进的新时代,这是文脉传承、再铸辉煌的新时代。大道如砥,奋斗如歌,学校将继续描绘“赓续传统、开拓创新”的文艺画卷,继续秉持“秉烛铸民魂,匠心铸高峰”的育人初心,继续谱写“推动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繁荣兴盛”的当代华章,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刘晓倩
编辑:王一聪、吴文婷
责任编辑:刘露蓉